English

原创音乐剧《五姑娘》标新立异

2005-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刚 我有话说

在2004年举行的第7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嘉兴市文化局艺术中心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青年实验艺术团联合排演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五姑娘》一举摘得第11届“文华”大奖桂冠的同时,还获得剧作奖,以及观众最喜爱剧目奖和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一个并不新鲜的故事(富家小姐爱上长工)却让观众牵肠挂肚;一个并不复杂、也称不上华

丽的舞台,但却是有限空间的无限延展;一些并不知名的演员,却是能歌善舞,入情入戏……正是因为如此,《五姑娘》又应邀8月24日到25日在京城保利剧院上演,还即将走向国际市场。

《五姑娘》是一部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中国原创音乐剧,取材于嘉善田歌故事中的真实民间爱情故事:晚清时期,江南富家小姐五姑娘被养牛会上健壮的小伙子阿天打动芳心,两人在田歌中诉说钟情,然而,以五姑娘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乡绅们为代表的恶势力无情地将他们的爱情摧毁,为了自由五姑娘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与我们熟知的美国音乐剧《猫》、《西贡小姐》有所不同,《五姑娘》既收入了西方音乐剧的优势,将音乐、舞蹈、戏剧有机融合,又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渗透其中,进行了一次可贵的探索。

音乐剧离不开音乐。《五姑娘》的音乐颇具地方特色,充分运用了当地音乐素材。嘉善田歌本是浙江农民田间耕作吟唱的小调,用做《五姑娘》的主题音乐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情,我们听到的主题歌《爱到永远》就是已经濒临失传的“田歌”素材的变化和衍生,贯穿全剧用方言演唱的田歌既完成了抒情又进行叙事,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此外,“荷花灯会”、“祝祷”场面用了海盐民歌,“喜堂”场面用了嘉兴地区婚庆时的吹打牌子曲,“提香还愿”用了佛教音乐,“轧蚕花”用了桐乡的民间音调。剧中,还有说唱音乐、流行音乐等诸多表现手段。在乐队伴奏中,既有大编制的弦乐队辅之铜管表现戏剧场景,也有轻音乐化的小编制表现轻歌曼舞,还有纯电声乐队突出的节奏,而二胡、古筝、笛子、唢呐、民族打击乐的介入,使得音响丰富、色彩变化。而演员们也做到了用“声”传情,他们的演唱不能用美声、通俗或是民歌来界定,因为,几种演唱风格已经交融在一起,成为了塑造人物的一部分。

《五姑娘》的舞蹈也对民族音乐剧的创作有启发作用。编导巧妙地将民俗、民间传统竞技等内容融到了剧情之中,并用舞蹈语汇加以阐述。“春牛会”、“开秧门”、“轧蚕花”、“踏白船”、“赶庙会”,江南姑娘、小伙子在田间、地头艰苦的劳作,在水边、在月下谈情说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在风情化的舞蹈中表达了出来。

《五姑娘》的舞台对江南建筑进行了戏剧性的提炼。杨家大院的墙门耸立在显要位置,许多关键的情节都在这里进行,它代表着一种淫威,一种与自由对峙的压抑,一种对浪漫爱情的束缚。在这个不可一世的墙门下,一对相亲相爱的男女被封建势力活活拆散,他们只能以生命的代价冲破这所牢笼,获得新生。还值得一提的是廊棚组合,两塘廊棚为南方不少观众所熟悉,在舞台上的廊棚可分可合,有地方特色又便于演员上下场,成为了活动布景,运用自如。

《五姑娘》当然不是完美的,但她是大胆创新着的,尤其是我知道大多数演员(包括B组男女主演)都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和老师的时候,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更是由衷称赞。作为一所艺术学校,能够作出这样的艺术实践,做到教学和实践结合,创作和市场结合实在是不容易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