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民间文化“养”好

2005-08-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奚旭初 我有话说

浙江省政府日前公布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包括温州鼓词、永嘉昆剧、瓯塑、瓯绣、苍南夹缬、乐清黄杨木雕和细纹刻纸等在内的64种民族民间艺术,从此将享受“政府津贴”,而得到重点保护。

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在浙江将得到保护,此举善矣。与历史遗址、文物古迹一样,民族民间艺术底

蕴厚实,是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是民族精神与情感的一个载体。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弥足珍贵的祖宗遗产。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民间艺术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传承断脉,已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永远的痛。传媒上头时有“抢救××民间艺术”的呼吁,然而这些遗产到了要“抢救”的地步,恐怕也为时太晚了。

浙江保护民族民间艺术,就是为了避免“抢救”的悲剧再次发生。让民族民间艺术享受“政府津贴”,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就叫做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要弘扬传统文化,让民族民间艺术之树本固枝荣,不正是弘扬的题中应有之义吗?此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地球据说已变成了一个“村”,然而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根。多一点高瞻远瞩,少一点急功近利,先把文化“养”好,我们的根才会有可以深植的沃土。就事论事,此事只是发生在浙江,然而民族民间艺术并非只是浙江才有,因此浙江让民族民间艺术享受“政府津贴”,其意义也已超出了浙江一地。

(作者系江苏省常熟日报记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