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读河汾诸老

2005-08-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晶 我有话说

“河汾诸老”是金、元之际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的重要诗人群之一,有较明显的历史意义和地位,但前人对其很少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深感遗憾的现象。刘达科以勇于开拓的精神,锲而不舍,筚路蓝缕,积十余年之功力,对这一诗人群体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探讨。他刚出版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解读河汾诸老》一书,

堪称代表该学术领域前沿水平的最新成果。

这部研究撰著分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前者由7篇论述考证性的文章组成。第一篇《诗才鸣河汾文脉系金元》旨在通过总体观照尽可能深入、准确地把握河汾诸老文学活动的背景、概貌、特点和历史意义。以下6篇分别就8位河汾诗人的世系、生卒、行实、思想、创作和历史地位等作了深细精详的探讨。外篇包括河汾诸老的合谱、交游考和诗作笺校3部分。全书的内容分布和整体构架完整合理,涉及到本研究课题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作者的周密审慎的用心。从书后所列参考文献要目可知,作者围绕这一课题收集、参阅了大量的史料。该书采取从中观切入、从微观用力的方法,使个案研究上升到宏观的层次。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考稽这批诗人的生存和创作状况,再现历史的原生态,而是通过这一与金、元之际文坛有着密切而广泛联系的作家群,从更广阔的视野上考察、梳理金末元初诗歌创作的整体面貌和诗学思想的演化轨迹,以期抽绎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该书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和文化思潮对河汾诸老作了多棱面、多层次的考察和阐述。作者以金室南渡和蒙古灭金两大历史要事为断,将河汾诸老的活动分为3期;指出这一诗人群体追随元好问宗唐变宋、回归风雅传统的诗学主张,有明显的文学史意义;认为金、元两代都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诸老的出处和创作是带有特定时代内涵和特征的隐士文学和遗民文学。凡此等等,都比较允当、准确地把握住了这批生活于政权更替和民族大融合时期的汉族儒士的心态和文学活动特征。作者还力图寻找河汾诸老的准确的历史定位,并将当时南北诗坛的两个较重要的作家群――河汾诸老与江湖诗人作了比较,认为当时的南方诗苑是一个缺少文学巨匠的天下,而北方则由于两朝文笔、一代宗师元好问的存在,使河汾诸老以及当时许多其他颇有成就和名气的诗人的地位被掩没;处于纵向的渊源流变和横向的关联互动的坐标图中的河汾诸老,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上述观点都是前人很少论及的,而且较为精当而有说服力,为研究者提供了极有学术价值的参照系。

作者在作家研究上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该书逐一研究了这一诗人群中每位作家的家世、生平、交游、思想、文学成就、历史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在具体问题的探索、阐释上,既剖析精微,新见迭出,又显出求真求实、不务虚谈的良好学风。考订史实也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书中诸如此类的收获都反映了作者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该书在资料钩沉发微、史实考订索隐和作品研读诠释上也颇见用心、功力和创新精神。作者是上一世纪后20年以来崭露头角的中年学者。其治学模式已经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他在文献研究上用力甚勤,不断有这方面的成果问世。他在书中披露了很多前彦时贤未曾发见的史料。此外还就不少问题对流行的说法提出质疑,并予以澄清、辨析,通过确凿考证解决了一些疑案。作者对现存两部有关作品集《河汾诸老诗集》和《二妙集》占有版本极多,在研究中几乎使用了迄今存世的所有本子,新解时见。

善于使用从域外引进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来阐说、解释中国文学史现象,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如评价河汾诸老的历史地位时,借鉴了西方“读者反映批评”理论和尧斯接受美学的观点;评价陈赓、陈庾创作成就时,借鉴了西方荣格的“原型(原始意象)”理论;在辨析“河汾诸老”称谓的内涵和性质时,依据现代文学理论,提出了文学流派、文学集团和文学群体3个范畴是在内涵上逐次宽泛的概念这一观点,认为河汾诸老应被视为文学群体。

《解读河汾诸老》

刘达科著作家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