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上网讲礼仪 网友在线谈和谐

2005-09-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栋 我有话说
7日上午,来自政府、高校、媒体的7位专家通过网络与数万名网友,就如何提高文明礼仪素质,展开了热烈讨论。

为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更好地开展,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4周年和第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中宣部宣传教育局举办了“公民道德建设网上谈”系列活动。今天的访

谈是这次系列活动的第一场,主题是“讲文明礼仪,促人际和谐”,由人民网具体承办,光明网和新华网、中国精神文明网、央视国际网、中青网和新浪网、搜狐网同时进行网上转播。

专家:文明礼仪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在谈到为什么将首场活动的主题定为文明礼仪时,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董俊山说:“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的必然产物,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董俊山指出,讲文明礼仪,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反映,组织维系的一种纽带,是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的一个典范。这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是基础。在今天的在线交流中,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介绍说,为了加强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部门加强了学生守则修订工作。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里都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内容,像尊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诚实守信等等。

当然,文明礼仪还要靠每个人去践行。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养成讲文明礼仪的习惯,首都文明办在北京市开展了《文明礼仪普及读本》进家庭活动。今年总共向150万个家庭免费发放了这本书,明年争取把书发放到全市的400多万个家庭,争取覆盖北京的每个家庭。北京奥组委发言人邵世伟则表示,奥组委将跟有关部门合作,在全国开展“迎奥运文明礼仪”竞赛活动,利用奥运会这样一个重要契机来推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网友:要把礼仪应用到生活工作之中

对于如何讲文明礼仪,在访谈进行的过程中,网友也积极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一位IP为211.148.188.*的网友说:“我们是有着文明礼仪传统的泱泱大国,在人类社会走进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道德。”

IP为61.157.175.*的网友则讲出了在讲礼貌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如今年轻人在加入社会工作后却遇到了许多‘称呼麻烦’:对年龄长些的前辈们可以称呼‘老师’、官衔等,但对年纪只比自己大一点的师哥师姐们则时常会陷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叫‘哥哥’、‘姐姐’显得过于暧昧,叫‘老师’、‘前辈’则显得对方过于老气。”

还有很多网友对如何讲文明礼仪提出了具体建议。IP为218.246.83的网友说:“要真正把礼仪应用到生活工作之中,道德需要教育,更需要一个社会从上至下,从长到幼的道德氛围。”IP为219.238.192.*的网友则指出,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发言前,对主席台和台下代表的深鞠躬,影响就特别好。要明订国家礼仪、公民日常礼仪,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使人从小明礼知礼守礼,这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只有明订“礼仪”,才能“行礼如仪”。

反响:网络交流的方式应该继续

由于网友参与热烈,原定两小时的访谈不得不延长。访谈结束后,很多网友还是觉得意犹未尽,并在人民网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据统计,在访谈过程中,强国论坛最高同时在线达到6.7万人,视频收看1万多人,页面浏览量超过3000万,网友现场发帖800多条。

参加访谈的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教授说,现在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亿,通过网络了解信息的人在不断增加,但网络上不文明、不道德的东西也不少,我们应该用一些正面的东西去引导、去平衡,因此通过网络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礼仪学院院长李柠也指出,传统的主流媒体也在宣传文明礼仪,需要加大力度,现在通过网络在线这种方式,可以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她希望这种宣传应该形成机制,长期进行下去,让文明礼仪教育更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副主任官建文说,互联网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希望各位嘉宾以后多利用人民网在公民道德建设,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发挥更好的组织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