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胸罩大战”谁最受伤

2005-09-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李力 我有话说

中欧9月5日就压港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后,由25个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盟纺织品委员会当日下午开始在布鲁塞尔进行紧急磋商,汇总成员国的意见,为放行中国压港纺织品敲定方案。欧委会发言人表示,中欧纺织品协议的批准程序于本周在欧盟内部进行,成员国将在下周正式为中欧纺织品协议“开放绿灯”。自此,一场被媒体戏称

为“胸罩大战”的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暂告段落,那些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翘首以待的欧洲零售商和消费者终于看到了曙光。

“乖孩子”怒不可遏

长期以来,欧盟内部一直在是否应对中国纺织品启动“特保条款”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纺织竞争力下滑的国家与欧洲纺织品生产商形成了要求对中国纺织品重设配额的“设限派”。而欧盟中经济结构调整较好的“乖孩子”,如英国、德国、瑞典和丹麦等国则与欧洲纺织品零售商和消费者组织一道成为“反设限派”的代表。

在压港事件爆发前,尽管“反设限派”在取消纺织品配额上有着共同利益,但由于进口商和零售商经营的产品范围广泛,不像只靠纺织品吃饭的生产商们那样具有单一和一致的利益,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形成合力,致使年初时整个欧洲都笼罩在一片“设限”声中。但以7月底欧盟宣布中国产套头衫和男裤配额达到上限为分水岭,压港事件所带来的切肤之痛使“反设限派”如坐针毡,并开始强烈反弹。据初步统计,欧洲零售商在关键的秋冬交易季节可能损失8亿欧元,为在欧盟贸易政策中体现自身的利益,欧洲零售商不断加大对本国政府和欧盟游说力度的同时,以德国著名女装品牌Gelco和瑞典大型服装连锁零售商H&M为代表的纺织品零售商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宣称要与欧盟对簿公堂。

随着中国纺织品压港问题愈演愈烈,欧盟内部要求放宽对华纺织品进口限制的声音日益高涨。一些欧盟成员国政府、纺织服装进口商和零售商组织近日纷纷要求欧盟委员会重新检讨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决定,德国、瑞典和丹麦等国贸易部近期纷纷致信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要求尽快解决压港问题,荷兰外贸大臣范根尼普、丹麦副首相兼经济和贸易大臣本特森、瑞典工业和贸易大臣厄斯特罗斯和芬兰外贸和开发事务部长莱赫托迈基联名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敦促欧盟不要就纺织品设限。就连曼德尔森的好友英国首相布莱尔也在一封电子邮件上指责欧盟对中国纺织品重新设限不过是过时的保护主义而已,如不及时放行压港货物,英国零售商因压港事件将遭受数百万英镑的损失。

“设限派”损失惨重

从年初鼓动欧盟仅凭3个月的不完全统计启动“特保条款”,到中欧6月纺织品协议后大打擦边球,从阻碍欧委会压港问题解决方案的通过,到推卸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责任,“设限派”在这场“胸罩大战”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然而,正如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所说,任何限制商品自由流动措施的实施过程都不可能是“理想的”,压港事件使“设限派”成为了最大的输家。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8月30日在欧洲议会的讲话称,以意大利、法国为首的“设限派”对压港事件负有一定责任,他还进一步明确指出,“在中欧签署纺织品协议后,欧盟成员国发放了数量巨大的许可证,特别是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捷克和匈牙利”。根据法新社当天报道的数据,年初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呼声最高的意大利是压港问题发生后有囤货最多的国家,意大利商人从中国订购约900万件套头衫和376万条长裤无法入关。同为“设限派”的法国也是欧盟成员国中受压港事件影响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约有587万件套头衫和128万条长裤囤积在港口。

法国作为欧盟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大国历来对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呼声较高,法国外贸部长年初曾向欧盟各成员国发出公告,提醒各成员国注意,欧盟的纺织品及服装工业提供了250万个就业机会,给法国提供了2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这一行业需要保护,欧盟必须对进口的中国纺织品执行特别保护条款。法国总统希拉克更是在《欧盟宪法条约》全民公决前的电视直播节目中,严厉批评中国纺织品的“粗暴入侵”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在法国如愿以偿,实现对中国纺织品重新设限后不久,法国全国服装连锁店委员会就发出警告称,贝纳通、扎拉等服装连锁店目前均面临无货可进的尴尬处境。法国媒体也先后以《欧洲没有套衫和长裤了》和《廉价中国纺织品使法国销售商利润大增》为题的文章,描述了欧洲商家和民众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在国内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呼声下,身为“设限派”代表的法国不得不突然改口,要求欧盟以更加“务实”的方式执行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政策,避免进口商订购的中国纺织品继续大量囤积在欧洲港口。

欧盟贸易委员毁誉参半

今年,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让“曼德尔森”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对外贸易政策的掌门人,这位欧盟内“最有实权的人物”在上任不足一年时间里,两度深陷中欧纺织品贸易磨擦,一场中欧“胸罩大战”更使他一波三折的从政生涯再度面临严峻挑战。

从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的一刻开始,欧委会便受到“设限派”和“反设限派”的夹击,在近两次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中,曼德尔森更处于“风暴眼”的位置。欧盟贸易委员办公室的官员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起欧洲纺织服装组织的代表每隔一天便会到贸易委员办公室抗议,指责欧委会优柔寡断,要求立即启动“特保条款”。压港事件发生后,曼德尔森的办公室门前再次门庭若市,怒不可遏的零售商和消费者代表齐聚欧委会门前的舒曼广场,情形与年初如出一辙。

虽然曼德尔森本人一直主张贸易自由化,但作为一位“有前途”的政治人物,他更看重成员国的意见和舆论的评价。在年初的一片“设限”声中,曼德尔森以中国的T恤衫和麻纱进口大量增加对欧盟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为由,建议欧委会对这两类中国纺织产品启动正式磋商程序,点燃了中欧纺织品摩擦的导火索。压港事件发生后,“反设限派”围攻再度让曼德尔森遭遇“四面楚歌”,在强大的“反设限”声浪中,曼德尔森不得不于9月4日启程赴京,再次尴尬地面对中方谈判者。

作为一名英国籍的欧盟委员,曼德尔森的政治抱负始终在英国国内,但压港事件却让他后院起火,遭到英国媒体的强烈批评。特别是在泰晤士报8月28日的报道披露他在中欧压港谈判的紧张时期竟在意大利悠闲地享受了近3周的假期,引起欧洲零售商的强烈不满,就连欧盟内部也对曼德尔森的“不务正业”颇有微词。

然而,两度率团与中方“挑灯夜战”的曼德尔森在中欧纺织品摩擦中也并非一无所获。在中欧贸易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他始终坚持与中方一起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纠纷的做法,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赞赏。常把自己称为“务实的乐观主义者”的曼德尔森2004年10月的一次演讲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以前许多人对中国漠不关心,而今来自中国的商品摆满世界各地的商场,中国的外汇储备连年大幅增加,许多欧盟国家的公司到中国投资办厂。研究中国不再仅是中国问题专家的事,我们现在都应当成为中国问题专家,因为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未来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