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绿色和谐扑面来

2005-09-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蔺玉堂 我有话说
盛夏的秦皇岛,人潮如涌。来自海内外的游人徜徉在海边松软的沙滩上,尽情嬉戏海水,看鸥鸬起落,听密林鸟鸣……

走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绿色”、“和谐”、“活力”、“魅力”的各种气息,伴着渤海湾的潮涌波起,扑面而来。

绿色秦皇岛

碧波荡漾,绿草如茵。秦皇

岛市汤河公园,沿河绵延3.1公里,两岸覆盖着16.8万平方米的草坪和近百万棵树木,白天是花卉植物的世界,夜晚是五光十色的灯海。

汤河公园是“绿色秦皇岛”的一个缩影。在秦皇岛市,这样的公园有30多个。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0.9%,人均公共绿地8.3平方米。

半城高楼半城树,港城无处不飞花。为了这个“绿”,秦皇岛连续5年开展“绿化美化年”活动,先后投资2亿多元,植树造林80万亩,城市森林覆盖率居河北省第一。一棵棵“公仆树”、“劳模树”,一片片“巾帼林”、“家庭林”,给这座海滨城市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秀丽。

作为年吞吐1.5亿吨、拥有世界上最大运煤码头的秦皇岛,投资6.5亿元治理煤尘、水泥粉尘、锅炉烟尘等污染。近年,秦皇岛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均在350天以上。

和谐秦皇岛

秦皇岛不仅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创建无障碍建设示范城”,还连续12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

秦皇岛在全省首创以“110”为中枢的全方位联网、多警种合成、各部门联动的社会联动接警服务体系。2004年,全市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2%,刑事破案率上升6.6%,市民安全感达到了98.89%。今年5月,秦皇岛喜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为贫困群体撑起一片蓝天。上半年,秦皇岛市拿出2400多万元,对6万低保人员实行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2万多人;建立了13家低保直供超市,使低保人员在超市购物得到优惠。

实施“安居济困工程”。仅2004年,全市改造旧城147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20.45万平方米,为89户特困市民提供了住房补助金。

活力秦皇岛

“秦皇岛是个充满活力的城市。”6月28日,在秦皇岛召开的中欧环境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莫里斯・斯特朗赞叹说。

自1996年开始,秦皇岛市建立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有81家企事业单位开发科研项目213个。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21.4万,人才密度达12.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2003年7月,秦皇岛将行政审批中心改为行政服务中心,对61个部门、近700项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事项,打破部门界限,建设4条高效便民的流水作业线。

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秦皇岛投资兴业。目前,全市在建的千万元以上项目308个、亿元以上项目88个。平均每天有26家民营企业注册。

魅力秦皇岛

秦皇岛人确立了“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建设理念:宁可舍弃眼前利益,也要保护好文物古迹。

为了保护境内126公里海岸线,秦皇岛投资8亿元建成3个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率80%以上。海洋水质改善后,几近绝迹的比目鱼、黑鲈鱼等8种鱼群又重返海域,412种鸟类在此栖息飞翔,秦皇岛成为世界著名的四大观鸟基地之一。

秦皇岛筹措18.6亿元资金,用于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投资10多亿元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市广电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相继落成,市文化广场、图书大厦、报业大厦等正在紧张建设之中。一年一度的书画名家邀请展、钢琴演奏等彩色周末、消夏晚会,在秦皇岛次第登台。

文化蕴涵魅力,经济彰显活力。如今,每年来秦皇岛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已突破千万人次,年总收入超过60亿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