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手挽长缨缚毒魔

2005-09-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张彦中 本报通讯员 吴晓峰 本报记者 蔡 我有话说

在京城西北居庸关长城脚下,坐落着中国防化兵的最高学府防化指挥工程学院。该院的履约事务办公室,是肩负我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义务重任的技术保障核心机构。正是在这里,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为履行和平使命,拼杀在没有硝烟的“毒魔”战场。

铸就“防化之盾”

8月上

旬,记者来到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履约事务办公室,神秘莫测的“10kg附表1化学品设施”,即“10kg实验室”,让人眼界大开 一排计算机转瞬之间把化学毒剂种类变成信息模块;质谱仪大屏幕上,公约附表一的毒剂分子结构变幻尽收眼底……实验室的成功实践,记录着这支降魔劲旅的光荣与梦想。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成为《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缔约国。公约规定,中国作为缔约国,可以在单一小规模设施以外建立一个用于防护目的的10kg实验室,每年合成10kg以内的高纯度化学试剂,用于教学、科研等公约不加禁止的防护目的。

作为军人,他们更明白建立这个实验室的战略意义。

设施没有参照,无法引进,他们组织专家强强联合,集智攻关;实验程序没有资料,他们论证实验;毒剂合成、分装、加热、冷却、搅拌、萃取、提纯,他们反复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其中每一秒钟都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鏖战120个昼夜,他们终于战胜剧毒伤害,拥有两个合成室、一个分析室、一个清洗室和一个临时保存库的一流实验室按时高质量落成。1997年7月,实验室通过国家主管部门验收。这是亚洲第一个10kg实验室,也是禁化武组织170个成员国建成的17个10kg实验室之一。

“降魔劲旅”显神威

二战时期,侵华日军在中国发动了2000多次毒气战;战败之际,又把大量化学炮弹投入中国的田野、河川……

在战争结束60年后的今天,侵华日军遗弃的化武大多数已经腐蚀、生锈,存在严重的毒剂泄漏问题,对中国有关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000年秋天,中方协助日方对日本遗弃化武进行挖掘回收作业。挖掘地点危险系数之高令人震惊 弹头引信发生质变,化学弹中的苦味酸所生成的苦味酸盐易燃易爆,掺杂地雷、手榴弹等爆炸物较多,爆炸泄漏危险较大,作业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爆炸。

这是一次与死神的“零距离”接触。日本有关部门考虑到作业的危险性,曾花巨资聘请西方一流化武专家现场指导,这位专家来到现场勘察后,称技术难度大,挖掘太危险,见人就不停地说 “NO NO ”

经过30多个日夜的拼搏,1000多枚化学弹、2100多枚普通弹被挖掘出来。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他们挑战心理极限,挑战智慧极限,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创造了世界防化领域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前几年,河北省某中学挖掘出50枚化学炮弹,搬运时,造成20多名师生中毒,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履约事务办公室受命后,组织有关专家赶到现场协助日方处理。经外观鉴别和侦检及化验分析,其中有日本遗弃的光气弹,光气易挥发,沸点只有8℃,一旦泄漏,其浓度立即达到致死浓度的1000倍,而且国内任何过滤式防毒面具都无济于事。一时间,大有“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履约事务办公室专家对世界范围内几十种防毒面具功能进行对照,火速购进最先进的氧气面具,采取高压洗消器先期喷洒消毒。挖掘时,他们一次次背负沉重的防护服、氧气设备,一次次闯过“鬼门关”。大战告捷。一位西方化武专家称赞,这是世界上首例挖掘光气弹工程,佩服中国人 佩服中国化武专家

“防化航母”破浪行

遗弃化武挖掘回收工程以“高毒、高爆、高风险”著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项工程涉及化学、物理、弹药、工程、机械、气象学等多学科和专业,在国际防化领域是一项全新的前沿课题。

今天多攻下一个难题,明天“和平”就多一分把握。

与“毒魔”打交道50余年的陈海平,大胆挑起研制“日本遗弃化武挖掘回收工程风险评估研究与运用”的重担。他带领科研组科学论证,创建了日本遗弃化武回收工程模式,研究开发安全评价、探测、挖掘、鉴别、环境监测和防护洗消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45岁的周黎明教授,完成“芥子气和路易氏气标准物质的标准”等12项国家环境保护规定;42岁的王学锋教授,应邀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安全工作,提出反化学恐怖应急救援对策预案……

一次又一次奋斗,崛起一支防化科技新军。履约事务办公室专家、教授平均年龄36岁,近年来他们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有12项环境标准在全国颁发,50%的人员荣立二、三等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