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工友维权不收一分钱”

2005-09-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1994年4月,高考落榜的陈明钰揣着200元钱,孤身一人从老家陕西旬阳县来到了青岛,开始了打工生涯。开始他在一家铝加工厂食堂当临时工,每月工资才60元。

“那时候,工作和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高考落榜的痛苦渐渐淡了。”陈明钰说,“但是与上大学的同学一次次通信却给我很大触动。他们可以在大学里学习,我为什么不能边

工作边学习?学习的机会到处都是,只要自己抓紧,不是一样可以学出个名堂?那时候,周围的一些人笑话我‘一个打工的还想学法律,真不知天高地厚’,我憋足了劲要学出个样来给他们看。”1999年4月,他终于完成了法律专业14门课程的考试,取得了山东大学法律专科毕业证书,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自考生”。

陈明钰认为,有了知识,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步;为社会做贡献,为他人创造幸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在和老乡、工友交往中,他时常听到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负荷加班等一些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害的事。陈明钰感同身受,在咨询有关部门之后,决定为打工青年开通一条免费的法律维权热线。

有一年,100多名江苏来的农民工在青岛开发区搞建筑施工,而建筑公司一直拖欠着他们的工资。陈明钰几番周折与建筑公司老总对上了话。“刚开始,人家不把我放在眼里,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向,面对这些,我一遍遍地找,苦口婆心地说,终于打动了那个老总,不久工友们就领到了所欠工钱的一半16万元,随后的一个月里,老总将另外16万元也如数还清。”陈明钰说,“工友们为了表达对我的谢意,还托人给我送来了一袋花生。这是我最为珍视的礼物。”

5年来,他接到各地打来的电话有20000多个,回复来信电邮500多封,书写诉状等法律文书450多份,帮助出庭应诉170起,举办法律讲座120多场,帮助讨回工资320多万元。

如今,“小陈热线”影响越来越大。除了西藏、台湾,全国所有的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电话打来。陈明钰说,现在已经由原先自己的“单打独斗”发展为12名律师、1名记者、2名热心社会青年、十几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协力合作的集体,而热线始终不曾改变的根本原则就是,为工友维权不收一分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