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后笑才是笑

2005-09-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尚劲 我有话说
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压港问题所达成协议已有10余天。想来,在这段时间内,那些迫不及待的零售商们,该把压港的7700万件套衫、长裤和文胸摆满秋季买场的货架了吧。

根据协议,压港的中国纺织产品一半将予放行,另一半则计算在2006年中国纺织品配额之内,或者用来调剂其他未用满的配额。除了立陶宛因国内纺织业的缘

由而反对这一协议外,25个欧盟成员国几乎一致批准了这项协议。压港的纺织品清关了,然而,这种费尽周折的清关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前路仍然不会平坦。

事实上,这个临时“救火”的协议并没有让人长松一口气。对欧盟成员国而言,压港的中国纺织品,为他们担忧配额取消而生发的想象增添了许多现实的画面。当然,也正像金融时报的社论所言,欧洲的纺织品生产商们早在10年前就得到了配额将要取消的警告,然而,在如此长的时间里,相当一部分纺织品生产商在应对低成本产品冲击方面可谓碌碌无为;于是,在配额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尤其是在这个协议有关压港的部分中国纺织品将要挤占明年进口配额的规定,反而会使那些已预先将自己成功地重塑成为高端专业制造商、或者设计及经销商的纺织企业缺少了低成本生产的渠道……

不过,在现实利益面前,欧洲部分媒体对自由贸易空间被压缩的抱怨大概产生不了太大的作用,因此也不会为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之路铲平多少坎坷。而实际上,在据理力争、减少或消除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躲不掉的、实实在在的外在压力――配额,化为优化中国纺织企业、促进中国企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纺织企业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不仅不容乐观,在可见的未来还会愈加的严峻。如果说欧洲的纺织企业有10年应对配额取消的准备期,那么,对中国纺织企业而言,这个时间一天也不少。众所周知,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力最主要在于其成本方面的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则在于劳动力的低价格。如果在世界纺织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且价格优势的空间相对较大的前提下,适时、适当地提高纺织品价格,增加劳动力成本在整个产品价格构成中的比例,则既可以减轻人民币汇率方面的压力,又可以为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进而为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经济前提。

在人民币汇率调整之后,尤其是在一些欧美纺织品零售商为了规避配额限制而把订单下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之后,中国纺织品在世界纺织品市场占有率方面所受到的积压,将进一步压缩中国纺织品价格的调整空间,进而间接地“固化”纺织品价格构成中劳动力的低价格。如果纺织品生产者并没有从纺织品的大量出口中受益,而仍然以极低的价格出卖自己的劳动,那么,即使纺织产业升级了,也会造成数量巨大的结构性失业。

因此,中欧关于压港纺织品协议的达成,并没有减轻中国纺织企业的压力,只不过从某个角度让我们见识了中国纺织企业在将来所要面对的“硬约束”有多硬。其实,这个“硬约束”岂止是针对纺织企业?现在,欧洲一些鞋类生产商正在敦促曼德尔森加快对中国鞋类产品涉嫌在欧洲市场进行倾销的调查。当然,如果鞋类生产者的人工成本也足够低,那么,曼德尔森的调查多半要空手而回。可是,撇开劳动者本人不论,如此压低且维持劳动力的低成本,真的就是鞋类生产企业的利益所在?出口的纺织品也好,鞋类产品也罢,如果将来在有关“劳工条款”的约束下再不得不提升劳动力成本,那可就大大地被动了。因此,欧洲压港中国纺织品问题的解决,固然值得欣慰,但还远没有到笑的时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