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阳光下的路

2005-09-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杜弋鹏 我有话说
北京门头沟是山区,坐飞机鸟瞰,满眼葱葱郁郁莽莽苍苍,曹广辉参与修筑的路就在绿色中飘飘渺渺隐隐现现,美极了。

汽车在上面行驶,司机往往不由自主地夸耀:“好路。”

 “作为朋友,此人可交,可以深交;
作为同事,此人可用,可以大用”

公认曹广辉的业务没得说

,第一流。他参与修的路,条条都伸展在太阳下,绝对不会留下阴影。同事们说:“曹广辉的内心世界就像这阳光大道般坦荡、豁亮。”

但是,和曹广辉共事也有难的一面:他坚持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往往要得罪人。

有一回,曹广辉和一位领导为业务上的事争执得轰轰烈烈,脸红脖子粗,不欢而散。人们想分别做做工作,可是,第二天两个人一见面,屁股又坐到一块去了,谁也看不出昨天还发生了不愉快。事后,那位领导感慨地说:“作为朋友,此人可交,可以深交;作为同事,此人可用,可以大用。”

公路分局有位老领导,因为办事认真,外号叫“轴局”。曹广辉从基层调到科室,两人在技术问题上就“轴”得不可开交。但是,两人还是交上了最好的朋友。老局长退休后,曹广辉常接他到工地指点指点。有一次,在潭柘寺一段老路上,老局长问:“当年这工程我没让你挂帅,是不是还怪我呀?”曹广辉立刻又“轴”上了,答:“如果当年让我干,保证不会是现在这个熊样子。”说着还随手在路基护墙上指出个毛病来。

“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清官”

双塘涧是灵山路的起点,可双溏涧村主路离灵山主路还有一段距离,沾了村村通的光,柏油路要修到家门口,比天还大的好事,可把村里人乐坏了。

可是,没想到在施工过程中出了岔,施工队由于前期没控制好成本,想在最后一道工序上捞回来,路面铺油就偷工减料马马虎虎……气得村支部书记老杜又拍桌子又瞪眼,想起了曹广辉的话:“咱是业主,是代表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办事,有事直接找我,大事小事我都管。”老杜就试着拨通了曹广辉的手机。

曹广辉立即撂下手头的活,开着车直奔现场。一下车,他就朝路面跺了三脚,这是他检查工程质量时的习惯动作。他说:“没啥好说的,返工。”

施工队长一个劲求情。曹广辉急了,冲着对方喊:“你中标签了合同,就必须达标,照合同干。干成这个熊样,能保证老百姓出行安全吗?你听我说,质量标准差一点都不行。下回我再跺三脚,如果还是不合格,你立马卷铺盖走人,我不管你赔多少钱。这回要是修不出一条好路来,往后就甭想在门头沟公路上露面。”

施工队长傻眼了。早就听说这个姓曹的是个“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清官”,发起火来,连条退路都不给人留。他连连说好话。

曹广辉乐了,甩下一句话:“你还别急着打圆场,路修好了再说。糊弄共产党、老百姓不行。”

“广辉这辈子是为了修路来的”

5月9日,头剧烈地疼,曹广辉破天荒地在晚上7时许就回了家。临出办公室,还没忘记带上自己的《工作日志》。

他是想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啊。

然而,就在5月10日凌晨1时许,突发性脑出血夺去了他年仅41岁的生命。

“广辉,你醒醒,你醒醒。”同事们一遍遍呼唤他的名字……他累了,太累了。

5月12日,门头沟殡仪馆挤满了吊唁的人。同事们来了,朋友们来了,领导们来了,施工队长们来了,居民们来了,山区的农民们来了……

“修路架桥,造福人民”……一条条黑色挽联传递着无尽的哀思和崇敬。

75岁的郝大爷是看着广辉长大的老邻居,他拉住广辉父亲的手说:“广辉这辈子是为了修路来的。”一句话,说尽了曹广辉的一生:作为共产党员,为伟大的事业在人心上修坚如磐石的路;作为工程师,为老百姓在大地上修让群众满意的路。修的,都是阳光下的好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