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依托行业发展高等教育

2005-09-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丁三青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曾经隶属于我国各个行业而在近年改革中又脱离开原有行业部门的许多高校,他们未来的路怎样走,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话题。在今年8月召开的第七届原煤炭院校“校长论坛”上,各校的领导和专家就“科学发展观下的煤炭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行业色彩的淡

与会者说,近几年来,我国的煤炭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值得注意的倾向,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淡化行业色彩,趋向“非煤化”。具体来讲:一是校名去“煤”。我国原有煤炭高校15所,直接承担着为煤炭行业培养人才的任务。近几年来,绝大多数煤炭高校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实行行业管理,改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与此同时,各校以“煤”为特色的校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招生、就业和人才引进。于是,煤炭高校大多变更了校名。

二是专业脱“煤”。在更改校名的同时,煤炭院校都对原有的学科结构与专业布局进行了改造,对地矿类专业进行了撤并或调整,设立了一些通用性较强的基础专业。1998年原煤炭院校招生总数为15870人,其中地矿类专业招生1987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12.4%;2002年招生总数为42382人,其中地矿类专业招生仅为1026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2.5%,四年下降了5倍。目前煤炭专业的在校生已由原来的70%下降到不足10%。三是毕业生疏“煤”。到煤炭系统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减少。1998年原15所煤炭高校在行业内就业的毕业生为4480人,到2002年减少为870人。即使是地矿类专业的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就业的意愿都不高。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差、待遇低、安全问题严重,大学生多不愿意去工作。有些企业近10年来没有引进1名大学毕业生。根据预测,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在今后15年内,每年需要引进补充各类中高级人才近2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人才6775人,而目前愿意到煤炭系统就业的人才总量不到需求总数的40%。目前我国国有煤矿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相差高达20倍。煤炭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与“矿难”互为因果关系。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平均水平,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在近40个年产50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2000人。

保持阵地、特色、品牌

如何看待煤炭高校的“非煤化”倾向?与会人员认为,“非煤化”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使煤炭高校改变了过去学科单一、服务面向狭窄的束缚,拓展了发展空间,扩大了服务面向,优化了专业结构,改善了生源状况,从而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非煤化”可能造成的另一种结果:一方面煤炭高校无法满足煤炭工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煤炭高校办学思路与其他院校的“趋同化”,可能导致原有阵地、特色、品牌的丢失,甚至有可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被进一步边缘化。

煤炭高校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同时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近一两年来,各煤炭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定位,加大了为煤炭行业服务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为煤炭行业培养技术人才,如扩大采矿、安全类招生数量,对报考采矿、安全等煤炭艰苦专业的学生实行优惠政策,“对口单招”,“定单式培养”,鼓励毕业生到煤炭企业工作,加强与煤炭企业科研合作等等。在本届校长论坛上,与会者结合各校的实际,进一步深入地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有专家指出,在大众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质量决定存亡、特色决定成败、就业决定专业、制度决定兴衰。核心是回答“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要树立正确的定位观,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与生存空间,“各安其位,有所作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