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师倦怠”的背后

2005-09-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赵迎铧 我有话说
最近,一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让人不得轻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在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有86%的被调查教师有轻微的工作倦怠,有58.5%出现中度工作倦怠,有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如此之多的教师感到倦怠,固然有应试教育盛行等原因,但在笔者看

来,由于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方式的落后,造成教师生存环境不佳也是重要原因。

拿学校的人事管理来说吧,目前有些学校一线教师人手紧缺,但行政、后勤系统却十分庞大,校长、处长、主任一长串,普通的行政、服务人员更是一大帮。有的学校因人设事,甚至派生出了“管课桌的”、“管凳子的”、“管发课本的”等人员。而这些后勤人员待遇颇丰,甚至比一线教师挣得还多。这样,那些在教学一线辛勤工作的教师们的积极性能不受影响吗?

再以教师培训为例,上级教育部门立足于提高教师素质,制定了学历升级、职称晋级、继续教育等政策,但在某些学校,这些培训教师的好政策逐渐被异化为加重教师负担的“歪招”。一位基层教师曾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继续教育要交钱,评职称要交钱,计算机考试要交钱,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也要交钱,一年下来,光培训支出就花去上千元,这样的“培训经济”,教师能不反感吗?当前,有些地方的教育系统,浸染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习气。不必要的升级、达标、检查、评比、考察活动隔三差五骚扰学校,因此浪费的大量公务经费自是不必说,光教师为应付这些检查、评比做出的“无用功”也是相当惊人。

再以教育经费紧缺为例,教育投入不足是一方面,但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也是重要原因。在教育系统内部,很多地方仍然是“长官意志”治校,教育经费如何分配由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一锤定音,学校经费怎么个花法,则完全由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最了解教育实际的基层教师,对教育经费使用却没有发言权。在学校,行政、后勤系统应该是一线教师的“服务员”,可在一些学校,行政、后勤人员却成了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与一线教师相比,这些人不仅工作轻闲,收入也要高得多。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教师不愿从事一线教学,千方百计向行政、后勤靠拢。

要提高教师地位,给教师涨工资只是一个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还应加快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管理体制,让教师更多地参加到学校管理中去,增加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这也是消除教师普遍倦怠,解决教师心理压力过大问题的一剂良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