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都“八大工程”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05-10-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程程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五个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都市教育局根据当地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因地制宜,实施“八大工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扩大优质教育总量,正在取得显著的成效。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城

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服务农村,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规划经过2至3年的努力,力争到2006年底,投资10亿元,完成对全市农村中小学的校点布局调整与400多所农村中小学的建设任务,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整体优化。

为了防止因布局调整而造成学生上学不便或辍学,进一步满足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校点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村小配置的比例,对合并后的乡镇,原则上在其行政、文化中心集中建好一所初中。小学布局原则上在3公里之内,尽可能建完小,对地处偏远的山区学校,保留必要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

目前,全市正式开工建设的项目学校112所。今年9月,全市已有33所农村中小学完成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是迅速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从2001年起,为了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校校通”工程,成都市教育局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各区(市)县及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加快了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他们依托国家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总投入达5446万元,使全市90%左右中心校以上的学校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通过天网或地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农民教育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农民变市民

目前,全市已建成40个市级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围绕全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重点推进重点建设小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以农村初、高中“两后”教育为支撑,引导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稳定就业。坚持在每年暑期,组织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学生进行集中的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实现在非农产业的稳定就业。

教育强乡(镇)工程,实现镇域内教育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为了形成乡(镇)、县域教育健康发展的新格局,带动全市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从2004年起,成都市政府把创建教育强乡(镇)的工作纳入对各区(市)县政府的年度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市级教育强乡(镇),10个县级教育强乡(镇)。预计到2007年,全市将建成50个市级和一定数量的区(市)县级教育强乡(镇),使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乡(镇)的学前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更快、更协调的发展。

帮困助学工程,确保弱势群体利益,实现教育公平

成都市帮困助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工作力度逐年加大。2005-2006学年,市政府将安排帮困助学工程专项资金4748.5万元,包括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专项资金3748.5万元,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补贴资助专项资金700万元,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政府助学金”制度专项资金300万元。

农村中职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实现“转移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2005年,全市安排农村中职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补助700万元,使许多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顺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从2004年起,成都开始实施“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组织“绿色行动计划――送教下乡”,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举办了专门针对农村初中校长的上岗和提高层次的培训班。城区(城镇)学校每年按专任教师1%的比例派教师到农村相对薄弱的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服务活动。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对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乡学校结对增强城乡教育互动融合

从2003年起,在城市和农村学校间探索实施结对子帮扶模式,引导每所城区或县城学校分别结对一所农村学校,每名城区或县城学生分别结对一名农村学生,全市城乡学校的交流活动全面推开。

积极试点,稳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程从今年开始,成都市大面积试点义务教育“免杂费”,全市565个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以及在崇州市、邛崃市公办农村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免杂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