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珠峰未必实际变“矮” 高程测定攸关人类

2005-10-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视点记者:胡其峰 本期策划:金振蓉 徐可 我有话说

本期提示

10月9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代表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布: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同时发布的数据还包括:珠峰峰顶冰雪

深度3.50米,峰顶岩石面高程测量精度±0.21米。

珠峰是否真的比原来“矮”了3.7米?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数据精确度如何?目前我国的测绘技术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测量珠峰高程的意义到底何在?带着这些问题,光明视点记者对有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问题一:珠峰是否真的变矮了?

珠峰是否真的比原来“矮”了3.7米?陈邦柱表示:目前还不能得出珠峰实际变“矮”的结论,应该通过地学专家的研究作出准确的判断。对珠峰地区的地壳运动进行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到方方面面,测绘仅仅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有利支持和工具。

中科院院士陈俊勇介绍,目前3.7米的差距其实来源于3个部分:第一是冰雪厚度测量数据的差异,大约2.6米。1975年的时候,由于技术原因,在测雪深时没达到真正的岩面。当时的数据是登顶队员潘多用标杆插入雪地,插不动了就认为是到达了岩面,这个数字正是0.92米。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上层积雪的大概厚度。此次对珠峰峰顶的冰雪进行了雷达扫描探测,发现岩石上方是由密度不同的三层物质组成:最上面是积雪层,厚度大约1米;其下方是冰层,厚度大约1.5米;再下面一层密度比岩石小,但比冰层大,推断是冰和碎石的混合层,厚度大约1米。这三层加起来就是3.5米。

第二是由于此次测量珠峰峰顶大地水准面的起算面,与1975年相比提升了大约0.7―0.8米,意味着珠峰又“低了0.7―0.8米”。在测量学中,高程起算面是该地大地水准面,其计算涉及到重力场,十分复杂。今年利用了国际上最新的卫星技术资料,使用了多个数字地理模型,参考了国内外详细的地形和地理资料,取得了较为准确的大地水准面起算面。

第三,余下的约0.3―0.4米,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测量差异,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地壳运动或者全球变暖所造成。

“社会上关于‘珠峰每年长高10毫米’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国家测绘局从未发布过相关消息或论文。”陈俊勇对记者说。

问题二:此次数据精确度如何?

据陈俊勇院士介绍,此次测量实现了五方面创新:一是第一次大规模采用了先进的GPS卫星大地测量技术,获得了高精度的基础数据;二是改进了传统的测量方案,在峰顶交会测量中进行了激光测距,这是1975年测量中没有做到的,大大提高了精度;三是对峰顶冰雪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雷达探测,首次获得比较准确的冰雪层的厚度数据,误差控制在0.1米;四是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力测量,测量点超过600个,重力场计算过程中还使用了大量国际上最新的卫星、地形和地理资料;五是在珠峰大本营施放了探空气球,对珠峰高程数据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气象修正。7月18日,在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组织召开的“2005珠峰高程测量项目验收会”上,该项目被认为“实现了迄今为止对珠峰高程最为精确的测量”。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测绘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本上和当代世界先进测绘水平是同步的。我国建立了初步的测绘法规体系,用当代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对传统的测绘技术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比较先进的数字化测绘体系。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自豪地对记者说道:“我可以毫不夸张也很自豪地说:中国的测绘事业是站在世界前列的!”

问题三:为珠峰量“身高”意义何在?

从1847年到2005年,世界各地的人求证珠峰的高度已历经10次之多,结果也一次比一次准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有关专家介绍,珠峰地区的地质变化会影响到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的变化,因此测量珠峰高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隔10年测一次珠峰并将其精确到厘米级,如果珠峰高度持续降低,则意味着地球系统的众多运动规律正在遭受破坏,这对我们将有警示作用。

陈邦柱表示,按照《测绘法》规定,国家测绘局必须对我国重要地理信息进行测定,然后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授权向世界发布。这涉及到国家主权。珠峰的高程测定展示了中国高峰测绘技术水平,也展示了中国人勇于攀登高峰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整个社会将从中受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