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俄罗斯: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敬老”

2005-10-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林静 我有话说
俄罗斯社会敬老蔚然成风。这和俄罗斯人从小就对孩子注重“敬老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年轻的父母就在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同时,要求他也会叫爷爷、奶奶,尽管时下许多俄罗斯家庭很少“三世同堂”。而当孩子长得稍大些后,还会向孩子解释,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就是爸爸或妈妈的父亲母亲

,故要孩子对老人比对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为尊敬。

★当孩子过三岁之后的生日时,就要求孩子也说出并牢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日。四岁后则要能报出老人的正确年龄。

★买了新玩具后,让孩子跟老人一起分享快乐(因为许多老人会如同儿童一样喜欢玩具)。

★如果老人没有住在一起,再忙也不忘定期携带孩子去看望老人。

★经常和孩子一道参加老年长辈的祝寿会。有条件的还建议孩子献上自制的小礼品,如一张为老人作的肖像画啦,给老人的一封祝寿信啦,在妈妈帮助下烘烤的一个生日蛋糕啦,等等。

★教育孩子不要忘记业已谢世的长辈为家庭作出的贡献――带领孩子扫墓即是一个好办法。

★让孩子了解老人的嗜好,并鼓励孩子跟老人同乐。五岁的维佳就透露,他学下棋就是为了能常常跟爷爷“杀上一盘”,以便让老人和自家一起“高兴高兴”。此外他还经常陪伴老人去郊外钓鱼。

★让孩子为老人提供帮助。当知道奶奶“眼神不好”难以看书时,小安娜就把书中的故事一篇又一篇地朗读给老人听。小伊凡则经常为耳背的爷爷大声“传达”别人的话语。

★当老人生病时,要求孩子将药和水送到老人的床榻前,并学会说诸如“您感到好些了吗”、“您很快就会恢复健康的”等问候语或祝福语。

★当老人寂寞时,鼓励孩子陪伴老人聊天。同时还向孩子强调,对老人的口罗嗦、唠叨一定要有耐心,对老人时时可能出现的词不达意也绝不能讥笑。

★教育孩子认识到人一旦老了动作自会变得笨拙,步履自会变得蹒跚,身材自会变得难看,而且每个人,也包括孩子自家,老了也会这样。由此孩子便不会再觉得老人“难看”或“可笑”啦。

★教育孩子明白人一旦老了,脾气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随和。由此要求孩子面对老人的种种“奇怪表现”心态理应平和又宽容。

★在爷爷和奶奶发生口角时,不妨让孩子充当“调解人”――在孩子作“中间人”的情况下,老人们往往容易和解;同时孩子与老人之间的代沟也会缩小。

★有意让托儿所与敬老院结成“对子”常常“互访”。这不仅给老人孤寂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亮色,而且也为孩子熟悉更多的老人提供了机会。

★鼓励稍大些的儿童跟长辈以外的更大范围的老人接触。如,在公园里向正在健身的老人问候,帮助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等。

★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跟老科学家、退休教师、卫国战争时期老英雄等老人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明白,虽然他们确实已经年迈,但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

★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老人结成“忘年交”。

★教育孩子对来访的陌生的老年朋友,应该如同自己的老年长辈一样尊重和尊敬。

★成人理应在“敬老”上作出表率。不难理解:如果家长能在敬老上以身作则因而家庭中敬老气氛浓郁,他们的孩子同样会跟大人一样“自觉”地视“敬老”为美德。

★鼓励孩子将节省下的零用钱捐献给孤寡、残疾老人,每年至少一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