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峡有个神秘旅游团

2005-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董山峰 我有话说
湖北宜昌新坪村的秦宗志老人见过的旅游团太多了,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家乡拥有壮美的三峡和闻名世界的水电工程。但10月底来的这个旅游团却让秦老感到几分神秘――这些人每到一处,总要拿出铁锤敲敲打打,还把敲下的石头用放大镜端详一番;更特别的是,导游不是年轻的姑娘小伙而是个上岁数的老人,游客称导游为院士。

实上,这个“旅游团”的“导游”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旭,他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次来三峡是带领40多名学生专程进行野外综合地质调查。

对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学科而言,野外综合地质调查不仅极其重要,而且应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基本训练。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高校基本未设专门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南古所的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大多缺少野外综合地质调查训练。另外一个事实是:南古所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该所先后有12人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了保证古生物学研究国家队的水平,为了保持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南古所决定为本所研究生和相关高校学生分阶段补上野外综合地质调查这门课,三峡地区因地层发育较好而被选中。此次南古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野外实习也因此被称为“补课之旅”。

陈旭院士说,这次“补课之旅”的“补课效应”大大超出他的预期。学生们说,我们在深山峡谷中补了科学概念、科研方法、科学作风课,甚至还有世界观和人生观课;带队科研人员说,指导学生并回答千奇百怪的问题也使自己补了科学知识系统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新的科研方向这三门课;参与实习保障的行政人员也补了一堂课,他们亲历了野外科学考察的艰苦,表示今后为科研工作服务会更得力。

南古所科研处长朱祥根透露说,过去科研经费紧张,很难安排野外综合地质调查,这对高度依赖实践环节的古生物学科来说是致命缺失。在中央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得以设立,又专门辟出一个版块来资助古生物等“濒危学科”。南古所就是受益单位之一。这是国家经济与科学事业和谐发展的生动范例。

据陈旭院士介绍,在国家强力支持下,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古生物学界心情舒畅,正在学科前沿不断拿出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果。在野外实习现场,年近古稀的陈旭院士既兴奋又活跃,像个快乐的孩子。(本报宜昌10月3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