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力支撑

2005-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以撒 我有话说
唐人颜真卿在《述张长史十二笔意》中说:“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后世也常以“力透纸背”评说一件优秀作品。梁武帝称王羲之书“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黄庭坚称米芾书“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这里的龙虎之
姿,快剑强弩,就是力度美的表现。一幅作品是激荡豪纵还是清空淡远,都是需要力在其间的。有力度的作品给人美好,蔡邕说:“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令人想见一个健康者的肌肤充满光泽圆润,再从内部看,字里行间活力充沛,生机盎然,经得起反复品咂。

是不是一个有蛮力的人就能写出有力度的作品?据说王献之小时执笔,其父从背后抽拔,未果,便感叹日后必成大器。戏说传了下来,苏轼表示了怀疑:如果这样,天下有蛮力的人不都是书法大家了?挥毫肯定不是重体力劳动,排斥紧张、僵硬。

我们必须承认,作品的力度首先与笔纸碰触时的提按、快慢有关,这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大字小字,大笔小笔,枕腕悬腕,快写慢写,力道产生差异。这个力可以测量,量化分析,因为它是用物理的力完成的。比物理之力更玄奥的是人们欣赏时的视觉效果,心理效果,获得力度强弱的感觉。有人认为如“渴骥奔泉”,有人则认为“春蚓秋蛇”,这种差异就无从用仪器测量,世界上没有这仪器。古人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诸如力度、神采、韵味、风骨,都是各自的感觉、通会,不可实指、实量的。它反应着每一个人不同的学识、涵养、经验以及接纳的容量、捕捉的敏感程度。

不管对力度的感觉如何差异,一件作品必须具有力度,这是没有疑义的。力度在初学阶段并不具备,技法生疏,抖抖瑟瑟,颠倒淋漓;而后日趋熟练,下笔准确到位,快慢合拍,提按相宜,笔力渐强,点线有了弹性,达到得于心而应于手,力度出现了。《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匠人斫垩,也透露了技艺熟练产生的力量――力度在熟练中递进。

但是,这还是不够的,古往今来,技巧熟练而无力度支撑的作品,并不在少数,如卫夫人批评的,“无力无筋者病”。李隆基的《石台孝经》,丰腴妍美,只是形存;乾隆的多少御笔,无力支撑。究其原因,技巧除外,力度是一个书法家整体生命力的无形转换和体现,印合于人的生生之性,它的复杂和精微,世上没有两个书法家是一样的。除了创作中的体力之外,书法家的智力、学力、颖悟力、综合力等内力――合力构成了一件作品的力感。这是一个渐积渐长,十分缓慢的过程。

不靠修炼调节到最佳,而是寄希望于物理之力,譬如运笔狂驰、用笔如杵,结果是躁气满纸,粗糙狂野,并无从增长一分力感。可以从优秀作品中获得一些启示,唐人褚遂良的楷书,线条那么纤细轻微,提炼到无一丝杂质,精纯之至,瘦而不弱,纤而有力,含金蕴玉;八大山人的行书,看似圆转简淡,却力潜其中,暗流涌动,韵味无穷。

“内不足则外张”,现在,这类作品是越来越多了,功夫下在外在形式上,追奇逐怪,内在支撑却失落了,这使许多作品徒炫躯壳,却产生不出打动心灵的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