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竞”有“合”发展软件产业

2005-1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主持人 杨谷 我有话说

●微软在华员工今年有望达一千八百人

●浪潮与微软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合作开发的软件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软硬件结合可能使中国诞生巨型IT企业

主持人语

浪潮成为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联想研制出具有家庭媒体中心功能的新电脑……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IT业的研发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微软的帮助分不开。中国软件业应该如何发展?微软如何帮助中国IT业?日前,本刊邀请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微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张琪 陈永正 孙丕恕

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主持人:在10月25日举办的微软中国技术中心两周年庆祝仪式上,我看到联想、浪潮、海尔、TCL、中软等知名中国IT企业展示合作两年来的成果。

陈永正:是的,微软中国技术中心已经有200多个中国IT业的合作伙伴,开发出来的成果有300多项。

张琪: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数字,这是在友好合作、合作共赢前提下取得的丰硕成果。

孙丕恕:浪潮现在是我国最大的软件出口企业,微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软件外包合同。

主持人:合作如何启动的?

陈永正:2002年,我们与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一起探讨中国的软件产业应该如何发展。通过探讨,我们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第一,中国的软件业还比较薄弱,没有能力做大型软件,要从小做起;第二是利用本土市场,做行业应用软件;第三很关键,中国的软件产业要与国际接轨,从外包做起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这概念上,我们在中国的策略一是帮助中国的软件企业做大做强,走进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欠缺大型软件的开发经验,微软有3万多研发人员,每年有60亿到7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有丰富的软件设计和管理经验,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培训了近6000名中国的软件高级人才。第二,我们拿出了数量很多的软件外包合同给中国的软件公司,这些中国公司成长很好,他们在与国外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很多收获。第三,我们设立了中国技术中心(CTC),还与信息产业部合作成立了的“.net实验室”,中国企业在我们的平台上开发新的软件时,微软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开发出合乎规范的软件来。

在中国“生根”

主持人:微软与国家发改委有一个投资62亿美元的承诺,但微软在中国的销售规模还不太大,你是如何说服总部的?

陈永正:不用我说服。总部把中国看作几个大的市场之一,要求我们能够在中国“生根”。去年我们在中国有了1200多名员工,今年希望增加到1800人。

主持人:浪潮向微软学到了什么?

孙丕恕:微软最强的地方是把应用范围比较广的IT技术变成软件产品,中国企业缺少这种产品化的能力。我们与微软合作,是想将这种能力引入到浪潮来,不再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而是形成一套通用的产品。我们与微软之间有一条45兆的专线相连,连同两家企业的开发中心,大大提高了技术交流的效率。我们的产品可以对微软的平台软件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张琪:这轮合作对中国软件企业的能力增加作用很大,首先是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开发出来的软件,知识产权是我们自己的。第二,合作所关注的应用软件是最大的软件市场。第三是合作的水平比较高,中国的软件企业得以从高起点起步。

主持人:有没有想过“教会弟子、饿死师傅”的情况?

陈永正:中软和浪潮已在与微软竞争的平台上开发应用。我们支持公平竞争,他们在微软的平台上开发,会比在其他的平台上开发速度更快。中国的计世咨讯公司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在5个方面作了比较,有4个方面是微软的平台领先。这些合作伙伴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他们都是上市公司,他们是看到这种合作能使开发进程加快,开发的软件质量更高,我们还能帮助他们往外走。

主持人:浪潮怎样解决与微软的竞争关系?

孙丕恕:服从用户的需求,用户愿意用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我们与微软的关系是“竞合”,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主持人:微软向浪潮注资2500万美元,向中软注资2000万美元。这种资本层面的合作以前我们很少在微软身上看到,请问这意味着什么?

陈永正:在国外的合作伙伴,他们的企业规模比较大,而中国的企业规模还比较小。我们希望通过资本合作的形式,促进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

孙丕恕:因为进入了资本层面,微软与我们合作的层面就更加深入了,他们会关心企业的收益,自然而然地会全心全意地推动我们的发展。例如,我们的服务器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微软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也帮助我们在南美、东欧等地区拓展。他们把浪潮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

中国能出现巨型IT企业吗

主持人:微软将来还会在中国有新的投资吗?

陈永正:还有几家在谈,我们将陆续推出。我们觉得,中国市场还有10倍的成长潜力。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着眼于长期的发展。我们有800多位技术支持工程师在上海,工作开展3年来,成本与印度差不多,工作质量是全球最高的。所以,我们没有把中国仅仅看作一个市场,而是把中国当作增强竞争力的源泉。我们在中国的研究院是亚洲研究院,在日本、印度的研究机构不如这个规格高。

主持人:中国有可能成长出巨型IT企业来吗?

孙丕恕:这个完全有可能。在中国,最大的机会是软硬件结合。例如浪潮,我们的税控机就是软硬一体化的产品。我们的IT企业完全可以超越IBM、惠普在中国的规模。

陈永正:我希望中国的软件业增长率每年都能达到30%,超过硬件的增长率。

张琪:中国IT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方面,信息产业应该大有作为,应该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对前景充满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