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走形式:海南大学实实在在迎评估

2005-1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范明 记者王晓樱 我有话说

本报讯(通讯员范明记者王晓樱)3年来引进博士、硕士学历教师359人;3年投入4500多万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3年建了新的图书馆、教学大楼、体育场馆等重要教学设施……

海南大学拒绝“临时抱佛脚”,踏踏实实走了3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路。今天的海大让人耳目一新。

2001年以前,海南大学曾一度面临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而今天提到学校的师资时,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两位“双聘院士”,有杨振宁、蒙代尔、龙永图、袁隆平等一批特聘教授,更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全职教师队伍。他们平均年龄37.8岁,45岁以下的教师占了82.7%,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69.2%。这支队伍自2002年以来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505项――这些项目在海南热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构建了多个互相支撑的学科群,形成了特色。由于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更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近3学年,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优秀率平均达到70%。

2002年以来,海南大学不仅以每年平均递增49.8%的经费引进教师359人,其中博士111人,更是在稳定教师队伍上下工夫:设立“优秀人才科研基金”,给予科研经费资助;出台新的岗位津贴制度,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兴建248套集资房,缓解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良好的工作平台、优良的生活条件、充满热带风情的校园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聚首海大,出现了人才“回流”的可喜现象。

大批优秀教师入主海大,学校的学术气氛也因此变得活跃起来。学校副校长林强感慨地对记者说:“1998年实验室里空空如也,甚至人家捐赠的一台仪器,直到放坏了都没人去用过。但现在教学实验室高效运转,实验室的工作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的。”

为使科研蓬勃发展,学校又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公共实验中心,已于今年2月份正式运行,其中的“生物技术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两大开放实验室研究平台,拥有华南地区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学校的热带生物资源实验室也于今年9月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校的这些变化都让学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近3届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来源于教师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比率分别达到16%、25%和19%。

3年来海大的硕士点建设翻了两番,国家精品课程从无到有,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82%以上。“敢闯敢干,适应社会能力强”成了海大学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口碑。日前,海南大学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1至200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