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艰难的印巴和平进程

2005-1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 我有话说
近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在加强、加快联合抗震救灾工作方面的分歧不断出现,再一次显示了南亚和平进程的艰难曲折历程。

10月30日,印巴双方达成协议,同意于11月7日开始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以加快震后救灾工作,并为实控线两边的克什米尔灾民提供方便。印巴双方在这一南亚最敏感地区的大胆举动,立即引起了各界

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双方磋商这一协议期间,新德里发生了连环爆炸事件,造成62人死亡,210人受伤。在克什米尔大地震发生之后,印总理辛格立即与巴总统穆沙拉夫通电话,表示慰问和协助救灾的良好愿望。印度还决定向巴基斯坦提供价值2500万美元的救灾紧急援助,这也是印度建国以来最大一批对外救灾援助。

但是,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多,特别是积怨多年所留下的相互不信任,不仅严重阻碍着联合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使两国和平进程继续呈现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之中。11月4日,巴政府拒绝了印私人航空公司从印度到巴救灾的要求。早些时候,印曾提出要巴开放领空允许印参与救灾,但对巴方的要求却不作合理回应。10月29日新德里恐怖爆炸事件发生后,印情报部门在没有与巴方事先沟通的情况下立即宣称,这是以巴控克什米尔为基地的极端组织“伊斯兰教虔诚军”所为。印总理强烈要求穆沙拉夫总统协助印方调查爆炸事件的背景,印国内对巴的不友好言论也骤然上升。因此,当印表示了愿派飞行员驾驶直升机前往巴北部地区参加救援的姿态后立即在巴引起强烈反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即使在这次临时开放实控线问题上,双方就如何具体操作也各执一词,分别宣布允许各自的救援人员到克什米尔实控线的对方一侧参加救援,并决定在实控线附近建立紧急灾民疏散营地。

可以预见,尽管印巴双方在震后均表现出应有的大度和宽容,但在涉及双方根本利益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如果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双方的相互信任就缺乏坚实的根基,南亚的和平进程就不会有大的进展。即便是这种类似地震救灾的联合努力,不仅举步维艰,而且也不能排除因跨界人员往来突然增多而节外生枝,产生新的矛盾。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的任何一个敏感动作,都可能在对方引起情理之中也是情理之外的猜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国关系的脆弱性和和平进程的艰难曲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