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私藏为公 泽被后人

2005-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计亚男 我有话说

 

周叔?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近百年来,典藏宏富,形成了馆藏2450余万册的洋洋巨观。其中,近30万册的善本和70余万件的特藏,为全馆藏品精华之所在。这些古籍典藏的增长,除政府悉心筹划、几代国图人努力搜集外,还有众多社会藏家捐赠之功。一代名贤傅增湘、周叔?,更是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收藏史上永远记载着的名字。傅增湘与文津阁《四库全书》傅增湘(1872-1950),四川江安人,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版本学家。民国初年曾任教育总长。

“海内外之言目录者,无不以先生为宗”,这是学界对傅增湘先生的评价。

傅增湘先生积数十年的精力,从事图书收藏和校勘古籍,研究版本目录学,共收藏宋、金、元、明、清古籍刊本善本、精刻本、名钞、名校本达20万卷以上。他著述等身,有《藏园群书题记》20卷,《双鉴楼善本书目》等。难能可贵的是,傅先生不以自己的藏书密不示人,而是致力于推广传布。他不仅集资出版古籍,还将自己的珍藏借与涵芬楼等出版机构,作为底本影印出版。

他重病时嘱家人将藏书分赠国家图书馆和四川大学。他辞世后,长子傅忠谟先生遵其父遗命无偿捐赠了国家图书馆。

今天,《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上著录傅增湘所藏善本书就达280种之

 

傅增湘画像

多,其中包括视为传家之宝的“双鉴”――宋内府写本《洪范政鉴》和宋刻本《资治通鉴》。在捐赠“双鉴”时,家人把他用过的写字台、椅子、镇纸、香炉、文房四宝、像(徐悲鸿画的)等一并捐给了国家图书馆。

傅先生与文津阁《四库全书》的一段故事,至今仍在国家图书馆传颂。

据该馆副研究馆员赵前先生讲述:1931年,用庚子赔款所建的北京文津街图书馆竣工后,为庆祝新馆成立,将馆内主要藏品进行展览,文津阁《四库全书》是这场精粹展出的重头戏。

一天,展览完闭清点时,馆员发现《四库全书》少了一册。那时两个铜板就可进来看展览,人们穿着长衫,要想带出一两本书并不费事。

馆长向时任教育总长的傅增湘先生报告了此事。傅先生迅即下达三道令:要求工作人员保持冷静,不声张、不登报,更不要报告警察局,以免惊动偷书人;展览照常展出;通知北京琉璃厂各铺,一旦见到本书立即买进,不讲价,对方要多少钱就给多少。

果然,过了半年时间,一男子在琉璃厂以高价卖出。随后,傅先生自掏腰包买了下来。

这件事深深地警示和教育了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赵前先生说:“自此,善本部再也没有丢过一本书。”

文津阁《四库全书》共128架、6144函、36304册,至今仍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完整地存放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是最好的去处”周叔?(1891―1984),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近代民族实业家,当代政治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市副市长等职。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周先生从16岁开始购书藏书,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藏书生涯中,将一生经营所得大多用于购图书文物,聚书约4万册,其中很多是宋元明精本,多有珍品。

对善本古籍的收藏,他选书严格,有“五好”标准,即:“板刻字体好,等于一个人先天体格强健;纸墨印刷好,等于一个人后天营养得宜;题识好,如同一个人富有才华;收藏图识好,宛如美人薄施脂粉;装潢好,像一个人的衣冠整齐。”

他对书的爱护无微不至,殚精竭虑,孜孜遵循着赵子昂归结的“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的护书原则。

周先生把藏书分为三六九等,在普通藏本上,往往盖上一个很大的印章;而在最珍贵的书上,一般只钤最小的藏印“周暹”,唯恐因印章过大,伤及图书。

他认为,过去没有图书馆,做学问要靠自己手里有书,而现代书籍资料浩繁,个人能搜集的终归有限,只能利用图书馆。所以他把书捐出,公诸大众,为发展学术助力。

周叔?先生视书如同自己的子女。他说:“要嫁,就嫁到最放心,最好的地方,国家图书馆是最好的去处。”

1942年,他在手订的书目上记下留给子孙的话:“数十年精力所聚,实天下公物,不欲吾子孙私守之。四海澄清,宇内无事,应举赠国立图书馆,公之世人,是为善继吾志。倘困于衣食,不得不用以易米,则取平值也可,勿售之私家,致作云烟之散,庶不负此书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实现了这一夙愿,化私藏为公有,将藏品悉数捐献国家。

1952年他将生平所收藏珍贵罕见的宋、元、明代的刻本和抄校本715种,2672册捐献给国家,今藏于国家图书馆。其中,他捐赠的元延?七年南阜书堂刻本《东坡乐府》、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稼轩长短句》,被称为宋词双璧。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著名词人,两个刻本又都刻梓精良,从内容到版本价值都无愧双璧之称。他的儿子周珏良先生说:“他有一种深在的对哲理、知识、艺术的非功利的爱好,因之一生虽不乏名利,但对名利十分淡泊,有一种丰富崇高的人生境界。他之所以喜好藏书、读书而最后又都捐给国家,公诸大众,是和他的这种品格分不开的,这一点特别值得学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