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强不息 培养优质医学人才

2005-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伊轩 我有话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广东医学院是省属高等学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地处粤西,远离省会城市。学校初创时期,就提出了“培养优秀农村医生”的理念;中兴发展时期,明确了“优先教学,注重应用,面向基层,

培养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理念;壮大发展时期,进一步升华为“以育人为根本,发展为先,教学为重,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强适应的实用型人才”的理念。正是在这种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建校47年来,广东医学院共培养了近两万名高级医护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扎根在广东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出色表现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而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因此也成为广东省最重要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四十七年的建设,学校从原来的只有几间茅舍、几十个学生,设备简陋、专业单一的医学专科学校发展到今天拥有一校两区,多专业、多层次,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其中无不闪现着广东医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精神和豪迈志气。从1958年建校至今,学校虽几经曲折,几易其名,但一代又一代的广东医人励精图治、奋发创业,在艰苦的条件下多次创下奇迹。1982年首批在全国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获广东省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199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02年,创建了东莞校区,并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广东医速度”。多年来,该校学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各级就业市场中属“强势群体”,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2.8%、96.0%、95.7%。新办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护理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接近100%。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中,该校毕业生考试通过率分别高于全国考试通过率6.98、8.44和10.11个百分点。从“八五”开始,学校连续在三个“五年计划”中被确定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走出了一条地方本科院校在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出优质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从建校开始,学校就注重质量立校。在以后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学校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从1998年开始,学校开展了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规模扩大与确保教学质量,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展开了讨论。通过学习讨论,促进了广大教职工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进一步增强了质量意识,树立“教育思想转变、观念更新是先导”、“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育永恒的主题”的思想观念,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

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本科教育基础扎实、巩固,发展其它层次教育才具有潜力。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校就注意处理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关系,逐步减少专科教育的比重。在学校“十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了“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特色专科教育”的思路,学校除保留少量特色专科教育外,重点发展本科教育。近年来,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教学工作会议或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学校领导坚持定期听课制度,深入教学第一线,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近几年基本建设投入较大的情况下首先确保教学经费的投入,2005年学校预算安排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为31%。为完善教学条件,学校投入2,400万元建设校园网络,新建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多个高标准实验室。

三、以“四大建设”为载体,构筑优质教育平台

近几年来,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学校以教学建设与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教学设施建设为基础,为教学工作提供保障。2002年,学校党委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创建了东莞校区,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学校拥有省内高校一流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图书馆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生均占地面积达105.23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81m2,生均教室面积7.04m2,生均学生宿舍面积7.51m2,生均运动场地面积5.79m2。两校区大课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共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3,770座,语音实验室座位总数1,544座,每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54.8座、配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7.4座。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032台,每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22.8台,生均各项指标远远超过规定指标。现有教学型实验室18个,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广东省高校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湛江校区建有省内最大、设施完备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学生模拟训练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学校图书馆累积馆藏文献总量达1,12万多册,可利用的中外文数据库16个。学校还是广东教科网湛江汇接中心,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初具规模。

至2005年,非直属附属医院增加到9家,使学校的临床教学基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学校附属医院开放床位1,184张,非直属附院开放床位6,447张,生均拥有床位数1.22张。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学校从名牌专业建设、专业结构调整及新办专业支撑学科建设等方面着力加强专业建设。2004年6月,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成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2005年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排名中,学校医学检验专业被列为A++专业,在全国65所开办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中名列第四。

学校整形外科是省高校扶持学科和省卫生厅医学特色专科、硕士点,在烧伤晚期整复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该学科带头人郝新光教授、罗少军教授在烧伤整形治疗与研究方面在华南地区有较大影响。学校发挥这一学科的优势,开设了临床医学整形美容方向。皮肤病与性病科是省卫生厅“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学校的重点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吴志华教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十几年来主编数部皮肤与性病图谱和专著,在国内和东南亚国家享有较高声誉。学校在发挥该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开设了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方向。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大力启动精品课程建设。迄今为止,学校共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5门。2000年以来,学校教师参加编写已公开出版的教材76部(含主编、副主编24部),其中,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专科规划教材和21世纪教材10部,参编32部。吴志华教授主编的《皮肤性病学》获卫生部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聂思槐教授主编的教材《医学创造学概要》获中南地区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4年9月学校确定了首批20门双语教学建设课程。对开展双语教学实行鼓励政策,每门课程给予5000元的经费支持,并实施双语教学课程课酬按非双语教学课程课酬2倍计算的措施。

以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为保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加大了对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院将其医院收入的百分之一用于投入教学和改善教学条件。现在附属医院各个教研室都建立了配备多媒体的课室和演示教室,在第一临床学院建立了高起点、高标准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手术电视直播系统,加强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学校花大力气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师资培养。学校在临床教学中以开展“三早”(早接触、早了解、早融入临床环境)改革为切入点,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并保持五年不断线。

四、以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为目标,推进三大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学校近年来着力推进三大教学改革。

改革课程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结合起来,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校从改革实验室体制入手,组建三个结构完整、功能齐全、集中管理、环境优雅的现代化教学基础实验中心和一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成立了实验教学管理处。目前,学校共开设实验课61门,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的100%。

学校注重抓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每年都给予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自制的病理学“局部循环障碍”和心电图多媒体课件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术交流优秀奖。“超声诊断学”和“血管瘤”多媒体课件获广东省优秀教学软件三等奖,“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医学伦理学”多媒体课件获广东省第六批电教试验优秀课程三等奖,“心电图学”多媒体课件获广东省优秀课程实验评比二等奖。

五、以教师为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实行“人才强校”战略,营造了“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成长环境,制定政策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并实行“候鸟型”、“风筝型”人才政策,一批国内外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如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专家康景轩博士、香港大学周中军博士和美国Wyeth制药公司刘小荣博士被学校聘为特聘教授,每年定期来校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其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先后有56名青年教师进入“千百十工程”培养计划,2人成为省级重点培养教师。涌现出像梁念慈、孙宁、陈群、林木生、黄培春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2000年以来,有4名教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有25名教师被授予“广东省师德标兵”和“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称号,有52人获得“湛江市劳动模范”或“湛江市十大优秀青年”等称号。

六、以学生为本,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严谨诚实、勤恳好学、文明守纪、团结奋进”的优良学风和“团结、严谨、朴实、奉献”的校风。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在新生入学时举行宣誓仪式,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宣传德技双馨的老教授、老专家高尚的医德事迹,教育学生恪守医德、关爱生命。重视用学校毕业生中的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定期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如“抗非典”英雄邓子德医生、扎根基层志在奉献的郑忠东医生、勇攀科技高峰的陈维政教授等;重视过程教育,从新生入学、军事训练、考查考试、见习实习、毕业离校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的学风教育。建立校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重视实践锻炼,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创新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实践活动。学校三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重视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近几年来,学校本科生科研站有二百多名学生参与,组建了十几个科研小组,立项了一批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开放的实验室,学生完成了“粤西地区饮用水重金属含量分析”等一批课题,撰写并发表论文、综述28篇。在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该校学生获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7项,获创业计划大赛三银四铜的好成绩。学校注重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铸造富有医学与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近年来,学生出版文学专著4本,有5人先后举办个人书画、摄影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校47年,广东医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两万名高层次医学及相关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各个阶层,以“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团队精神好”的出色表现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赢得了志在基层奉献社会的良好声誉。据调查,广东省70%医院业务骨干都有广东医学院的毕业生,全省21个地级市卫生局领导班子中,14个有该校毕业生,覆盖面为66.7%。据最近按毕业年级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级120本科毕业生中,90%担任所在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76级230名大专毕业生中,49%担任所在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86级210名本科毕业生中,25%担任所在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1995年《健康报》报道,广东省半数以上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都是广东医学院毕业生,不少毕业生担任了政府和行政部门以及医院的主要领导职务。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医学院的毕业生中有1人获得国家白求恩奖章,4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8人获国家、省“五一”劳动奖章,80多人次获国家级先进称号,150多人次获省级先进称号,450人次获市级先进称号。1993年本报以“既有服务志向,又有治病才能”为题报道了广东医学院毕业生扎根农村的事迹;1995年本报高度评价广东医学院毕业生扎根农村的行为,群众赞誉“广东医学院是乡村医生的摇篮”,“他的毕业生是农民的健康卫士”,“农民说欢迎这样的‘永久牌’医生”。《健康报》1995年又以题为“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方向――广东医学院毕业生扎根基层”的专稿对该校毕业生作了高度评价。《南方日报》以“乐为基层育人才――全省县以下高级医务人员主要由广东医学院培养”为题,高度评价广东医学院面向基层的育人成果。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今天的广东医学院将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再接再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