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李岚清音乐笔谈》

2005-1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应龙 我有话说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化雨,人们日益认识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礼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许多高校甚至规定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艺术课选修分,否则不得申请毕业。然而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人们却因为缺少通俗入门书而难入宫墙。《李岚清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出版发行可谓雪中送炭。该书以经
典音乐作品为中心,追溯了从维瓦尔弟到格什温等50位西方音乐大师的人生历程和心灵乐史,凝聚300多年的欧洲经典音乐于笔端,别开生面,犹如一曲如歌的行板,时而引商刻羽,高山巍巍;时而移宫换徵,流水潺潺,极力追求“老妪能解”的通俗表达,挥洒自如地指引出西方人文精神家园,展示真美,开启心智,堪为音乐鉴赏图书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李岚清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工作长达10年之久。在位期间,他一直努力向广大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推广交响乐,主张在大学里进行音乐补课;提出恢复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建议通过现代音像技术来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他对音乐重要作用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现代知识分子全面素质和艺术修养上,不仅仅停留在全面开发左右大脑的物质层面,而是深入认识到音乐对于启发人们追求美和善的精神感召力量,将音乐的学习上升到真与善的高度,发掘音乐的启善功能,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

正是基于上述对于音乐的看法和认识,他很早就萌发了为广大读者写一本普及性质的音乐鉴赏书的愿望。他觉得,在音乐知识传播方面虽然音乐家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的书专业性强,普通读者不易看懂,难以引发人们进一步深究欧洲音乐的兴趣,难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的动力。为此,李岚清在多年分管文化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尽力学习有关音乐方面知识,注意收集和积累音乐资料,随时将自己有关音乐的感受记录下来。离开工作岗位后,他终于得以将自己的札记和收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撰写出《李岚清音乐笔谈》。这一过程经历了近8年的漫长岁月。

基于局外的考虑,作者从自己上小学时因为“贝多芬与盲女”的故事而爱上音乐这一切身体会,在写作中尤其注重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引导读者的兴趣。书中的音乐家生平介绍和作品解读化为情节曲折的美丽故事娓娓道来,沁人心脾;高深难懂的阳春白雪变得兴味盎然,让人豁然开朗。像交响曲《告别》,因乐手们渴望休假,海顿灵机一动,一个寓意明显的“告别”乐章诞生,海顿的幽默个性也跃然纸上。肖邦的《雨滴》,是在某个等待乔治・桑归来的夜晚,静听窗外梧桐更兼细雨,滴滴思念,在琴键上化为乐史流芳的经典,也成了忧郁肖邦的最佳诠释。面对故友的画作,穆索尔斯基在钢琴上倾诉着不尽的思念,于是名曲《图画展览会》降临人世。对照意境,读析乐曲,作品中乐器声部的变化、持续雨滴的模拟、信步画廊的主题无一不是洋洋盈耳,经久难忘。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初学者往往迷失方向。当年张之洞为解诸生“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之困,亲编《书目答问》。同样,乐海中成千上万的名作名曲使爱乐者取舍困难。《李岚清音乐笔谈》精心选择了欧美近300年来的50位音乐大师及其重要作品,分音乐家传略、作者札记、作品选介三部分阐释,音乐常识与名词解释专节讲解,并附有100多幅相关的经典图片和近200分钟的重点作品DVD,图文并茂,集艺术性、教育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力求以最小的篇幅凝聚最广的音乐宝藏。书中的音乐家轻拢慢捻,争献阳春白雪,骊歌绕梁;无数曲经典作品急管繁弦,竞奏黄钟大吕,声振林木。信手读来,即可广泛深入西乐精华。正如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κ所言:“虽然是一本音乐普及读物,但是书中的学术含量很深,作为一个音乐专业学者,书中的很多史料我都是第一次读到。”本书无论是材料的搜寻,还是结构的编排,都为读者打开了音乐圣殿的便捷之门。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文明的建设也取得也初步的成效,但拜金主义的抬头,贪污腐化的扩张,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官员素质,以德治国;全民素质,有效监督。恢复礼乐之邦的传统,借鉴西洋音乐的精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召唤。《李岚清音乐笔谈》中的感悟札记,是作者对音乐家人生和作品与时俱进的点睛诠释,高屋建瓴地揭示出音乐家生活及作品的崇高精神、深刻内涵和人文情怀。乐者德之华,作者深入挖掘音乐家的情感、大师们的友谊。如勃拉姆斯对舒曼夫妇的感恩,作者借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成语,上升到人生伦理的高度,阐释出真诚友谊的无价,为重建礼乐之邦与和谐社会提供了鲜活的榜样。对“雪中送炭的帕格尼尼”,作者无比推崇,引为人间真情的典范。

加强美育,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本书奏响了西方经典音乐的瑰丽乐章,引导着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畅游乐海,共同构建华夏礼乐文明的和谐社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