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性看待公务员热

2005-1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吕雪芬 我有话说
近日,媒体有关国家公务员招考的报道颇引人注目。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共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逾50万人报名并通过了资格审查,每个职位平均有近50人参与竞争。对此,有的媒体用“火爆”、“激增”、“再
创历史新高”等词汇进行描绘,有的报道将公务员考试形容为“一场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即将上演”。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公务员热考现象,媒体也应当用理性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不应过分渲染。

“公务员热”的现象,可以从诸多方面给予解读。有的媒体文章认为,公务员热是由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不足以及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等因素所致;有的则认为,公务员福利待遇相对而言较为优厚,为很多人所看重;还有的分析,公务员热背后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等等。凡此种种解读,各有所重,不无启发,但其中也有一些评论将此次公务员招考的“热度”看得太重,以致有夸大其辞、“举轻若重”之嫌。

近年来,公务员招考一直是就业市场的一个热点,其报考人数也呈稳步上升趋势,并非今年的独特“风景”。当然毋庸讳言,国家公务员考试在这几年来正变得越来越热,而其中一些求职者也是冲着公务员所处的重要岗位,以及相应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而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就是导致众多求职者报考的主要原因。有的评论说得好,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制度本身的日益完善,才是重要的原因。

我们知道近两年来,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条件限制逐渐减少,尤其是今年,公共职位的开放性更是成为一大亮点。国家规定,除特殊职位,各职位的资格条件中不得有性别、户籍、身高、体重、外形、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限制。竞争的公平性,必然会掀起人们参与竞争的热情。

除了制度的引导之外,我们应该看到,把公务员作为一优先考虑的就业选择,是我们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更加规范的一个标志。今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都面临着同样多的选择机会。个人求职通常不是一锤定音的事情,而往往要经过多次尝试。公务员热与其他职业热一样,是人们多种选择相互叠加的自然结果。进入公务员队伍也不意味着终身不变;随着我国《公务员法》的实施,公务员队伍建设也会更加规范,管理更加严格。

从根本上说,公务员热能够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是一件好事,这有助于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公务员法》的实施和贯彻。同时,我们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不偏执一念,用实际行动促进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