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防心血管疾病从青少年抓起

2005-1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 我有话说

17年前,联合国大会第43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将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定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今年11月7日,第十七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隆重开幕。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在此次盛会上代表医学工作者发言,并获得了“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荣誉称号,组委会主席韩启德亲自向胡大一教授颁奖,以表彰他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突出成就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本文摘自胡大一教授在大会上的发言。――编者

在以“发展科学,振兴中华,保卫和平,造福人类”为宗旨的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项重要内容。普及医学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社会职责。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死于以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1700万,占所有原因死亡的三分之一。2020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加50%,高达2500万,将超出传染性疾病成为全球“头号杀手”。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其中的80%,即1900万死亡将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2004年公布的有我国7000多名公民做过研究对象的全世界51个国家的合作研究结果表明,容易检测,可防可控的9个因素可预测90%的心肌梗死发作。这9个因素依权重顺序为:1.血脂异常2.吸烟3.糖尿病4.高血压5.腹型肥胖6.缺少运动7.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8.紧张9.为健身目的长期坚持少量饮酒(为保护性因素)。美国经过30年努力,人均寿命延长6年,其中的3.9年归因于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预防控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是综合控制与之相关的多重危险因素。首先要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从青少年时期培养这种生活习惯,不吸烟,管好嘴(合理平衡饮食),迈开腿(热爱和坚持运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身心健康。对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者,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提倡使用有研究证据,有明确预防疾病作用和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把有限的卫生资源集中用于真正解决患者痛苦的治疗措施上。

不同于第一次卫生革命对象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相关,与相应的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中心型肥胖等)相关的疾病。

我国卫生部于2004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数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2000万,超重2亿,肥胖6000万,吸烟者3.3亿,被动吸烟9亿。我国1998年统计资料显示,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3分钟1个中国人被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夺去生命。1984年-1999年15年期间,北京市35岁-44岁男性居民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15.6%。虽然心血管疾病发生致残致死后果多在中老年以后,但其起病在18岁以前的青少年时期,经过少则十多年,长则几十年的隐匿发展,以毫无先兆突然发作的致残致死后果结束疗程,甚至结束生命。因此,无论怎样强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都不为过分。预防要从青少年抓起,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就要实现相关多种(如心血管学会、糖尿病学会)的紧密合作,要重视大医院与社区医疗系统的协调发展,把疾病预防落实在社区,要有政府、学术团体、专业人员、媒体和相关企业的全方位协作,共同努力奋斗。

要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不但要掌握救治患者的具体“硬技术”,而且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疾病系统管理模式、救治模式和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体系。

做好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关键是把科学防疫治疗的知识普及到我国城乡的千家万户,把防治心血管病的科学道理转化成广大群众能听得懂、记得住、用的上的科普语言,向社会广泛宣传。

和平、发展和健康长寿是全人类的共同希望。我们要了解健身长寿的科学知识,更要懂得珍惜健康,切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具体的行动。让我们在同一个蓝天下,携起手来,高举科学与和平的旗帜,为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类更健康、子孙后代更幸福而奋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