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传奇凝聚民族精神

2005-11-2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由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百越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摄制的40集文化大戏《紫玉金砂》近日在中央电视台八套黄金时间播出。该剧以紫砂壶为缘、以厚重的“茶文化”为线,在从清末民初一直到抗日战争跨越历史诸
多重要阶段中,为人们讲述了爱国志士为捍卫传统文化、保护国宝所经历的爱恨情仇。近日,本报文艺部和出品方邀请了在京的20多位影视评论家就该剧深刻的文化内涵、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等进行了研讨。以下就是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

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结合点

仲呈祥(中国文联副主席)

把这部戏放在今天电视剧创作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来看,我是肯定这部作品的。我认为这部作品很有文化品位。长期以来都在寻找电视剧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结合点,我认为这部戏找到了。它思想内涵深刻丰富,沉稳而不浮躁,健康而不媚俗,契合了我们当代民众生活当中一种期盼文化的心态,并且形成了一种文化热点。至于专家们谈到的大雅与小雅之别,确实有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在策划阶段就有所设计,我相信肯定比现在还要理想。但是,不要太苛求于我们的银屏形象。

我也不反对那些娱乐的,那些搞笑的。但是不要一味的搞笑,不要搞的一个民族只知道笑,而不知道为什么笑,我想多一些这样的沉稳的作品,引导我们这个民族的电视剧创作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群体性鉴赏修养,我相信就不会出现成都近十万学生逃学去追超女的现象了。

当然这部作品也有不足,我觉得有些情感戏不妨碍追求“精”字,我们抓住沉稳的同时,不妨碍把情感推向极致。

传奇故事和文化意味相辅相成

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这部作品传奇故事跟文化蕴含结合得很好,它以阴阳太极壶为主线导出一场旷世情仇。故事不但悬念迭出,还有传统文化的精华,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汇得很好,人物的特征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此外,该剧描写重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生分寸把握得很好,不仅有时代的激情,也给我们很多人生的感触和启发。

我个人觉得这个作品很好,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不满足:比如文化深层的指向还不太清晰,像剧中潘天赐对应的这个“迟”字,他为什么迟,怎么迟了?我一开始以为这个人物的性格线索应该是他对官场的厌倦,最后他应该把这一切都抛弃,甚至抛弃他的儿孙,不要再进入官场,但是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太被故事情节牵着鼻子走,造成文化指向不太典型化,第二在文化展现上还可以再深刻,一些基本的文化理念是有的,深层的观察心理结构还差一点,我希望在写续集时挖掘应该更深入些。

民族自尊构筑精神力量

李准(原中国文联副主席)

关于《紫玉金砂》我有四句话要说,首先这部电视剧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自尊的一个激情颂歌。它让人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华民族几千年版图相对稳定,不断充实发展,民族文化五千年不乱,在全世界罕见,这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第二句话我要说的是紫砂文化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这个片子确实给我们做了一次紫砂文化的启蒙,它蕴含了中华民族很多传统的东西。

第三句话,《紫玉金砂》以一个非常真实的方式讴歌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在这部戏有很多象征意义,比如主道具阴阳太极壶有着我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概念。既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有中国人的理想追求,有中国人的快乐人生。

第四句话,任何民族文化一定是有民族尊严的,民族尊严一定是要坚挺,要经得住风雨。《紫玉金砂》通过非常有魅力的故事把民族文化中包含的民族自尊感,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东西讲的很好,使观众从一个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我们今天的时代责任。

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我非常赞赏这部片子的创造态度。细致到服饰,家居,庭院,寺院中的每个小细节,这在通常的电视剧甚至电影里头都不容易见到。两千套制作精美的道具茶壶没有白用,有这样一种姿态做电视剧确实观众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认识价值和时代意义值得关注

丁振海(全国政协委员、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紫玉金砂》是一部具有历史内涵,文化底蕴和鲜明艺术风格,颇具观赏性的优秀电视剧,这是我的一个整体评价。

我的感想有以下几点:首先,该剧构思和选材比较独特。因为作为工艺品的紫砂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它是个物质产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紫砂壶串联和勾勒出了清末民初政治风云和文化生活,颇有认识价值和时代意义。

第二,着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是本剧一个最鲜明的特色。该剧以紫砂文化为主,茶文化,园林文化,昆曲文化,饮食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等尽收其中,更为可贵的是电视剧不是搞文化展览,它都是和人物的命运,历史的氛围浑然一体。

第三,文学是人学,归根到底是为了揭示人的性格,人的命运,而该剧通过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的两种价值观、人生观的搏击表现出的人物很深刻。这其中潘老爷就是一个典型,他承载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把对壶的崇拜推向了极端,也让真善美得到彰显和发扬。他以实际行动捍卫了民族尊严,很有悲壮感,令人十分震撼。

第四,整个电视剧把审美理想寄托在小人物身上,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作观念,把美好的东西都展现出来了,很感人。

如果讲缺点我希望在有些地方再细致一些,字幕上还有错字。

一道需要细品的好茶

孟祥林(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

这是一部有品位,有文化,有内涵的电视剧,是一部故事好,演技好,画面好的电视剧,是需要静静地去看,去闻,去品,去回味的一道好茶。这个电视剧之所以好看一是因为故事好,文武相间,充满动感。第二是因为对白好,有文采,有文化。第三是因为画面好,动静结合,非常唯美。再有就是好听,主要体现音乐上,与画面对白融为一体,里面有很多传统民乐,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好听还体现在歌曲上,片头曲就叫《紫玉金砂》,沙宝亮唱的,词很贴切。片尾曲《问情》,把人带入了一种意境,让人难忘。

还值得强调的就是这部戏的好思和好想,很多人生的哲理,很多故事要让人去意会,去回想,去思索。许多对白都很精彩,有启示人生的作用。

个别的地方也有不严谨,但是瑕不掩瑜,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不是说因为开这个座谈会要说这个好,我确确实实感觉这是非常好看,有品位的一部大戏。

用民族文化打品牌

郭运德(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现在电视剧每年有上万集,但是真正好看的东西真不多,韩潮的大流行给我们一个启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应该是使电视剧吸引观众、开拓市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紫玉金砂》应该说很好的抓住了传统文化的内容。我觉得这是看到我们电视剧在转折、在变化、在复兴的一个希望,因此我对此表示看好。

同时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内核。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业,除了传统文化、乡村民俗以外,好故事也是推进其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电视剧要靠人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来拉住观众,这是掌握别人的遥控器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值得称道:那就是这部电视剧确实是强大了民族阵容。

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体现

朱虹(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

目前电视剧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好的东西才能留下来。这部戏应该说在目前还称得上是艺术精品,当然不是十全十美。这部戏在写维护国宝、维护民族利益这个情节上是站得住的,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个非常重要。尽管剧中写的中国人很多都有缺点,有错误,但是他们还是坚决地去维护国宝,一致对外,这是统一的。但是如果提出高要求,我觉得从观赏性上还可以再加强一些。一部戏真的好看要求高潮迭起,高潮迭起之后能够峰回路转,这部戏确实有些地方平淡了一些。尽管最后结尾的时候高潮上去了,但是高潮确实少了点。还有就是主题歌,我觉得歌词不行,传唱不开。建议你们做下一步戏的时候把歌词再打磨打磨,最好让群众都能唱。

用国际眼光发掘地方文化

杨承志(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今天来参加这个研讨会,令我深受教育、深受鼓舞,也深感不安。这部戏里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这部戏在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中央电视台播放,今天来参加研讨会的有很多文艺界的领导和权威专家,我想,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紫砂艺术的强大的感召力,大家才因这部戏而相聚。那么,作为拥有紫砂艺术、昆曲等民族文化瑰宝的大省,在传承发展具有中国文化标志性的特色文化的过程中,江苏应该怎样更有作为?这是令我深思的问题。

将紫砂艺术拍成电视剧的创意在江苏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就非常希望把江苏有特色的文化能够做出来。但是,真要做起来,又感到非常困难。反反复复搞了几次,遇到很多困难、感到很多困惑,但可贵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江苏一直期盼能有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团体来实现这一夙愿,今天,《紫玉金砂》的播出与好评终于令我们梦想成真。《紫玉金砂》的拍摄经历了很长时间,从剧本的创意到其间的制作都备尝艰辛,正是他们的汗水和心血,造就了今天的成功,真是可喜可贺。

文化目的和商业目的结合的典范

范咏戈(文艺报总编辑)

我觉得《紫玉金砂》称得上是一部大手笔大制作,在弘扬文化上具有无庸置疑的开创性。是文化目的和商业很好结合的典范。在紫砂文化,茶文化热起来的时候讲这个故事恰到好处。

此剧弘扬传统文化最终是落在人性上,茶品,壶品,皆人品,品茶,品壶,皆品人,围绕着阴阳太极壶,造壶的,藏壶的,卖壶的,换壶的,玩壶的,摔壶的,贪赃枉法的,发家致富的,卖壶求荣的又都是历史沧桑。玩了一辈子壶的潘四爷到最后宁愿玉碎,不为瓦全。

从道德上看,这个戏有很强的向善意义,首先它本身有很好的故事和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出,危机四伏,还有一条他还是能够在很多方面透出一些禅机。有许多东西引导我们去悟。

几位主要演员都有很精彩的表演,收放自如,特别是秦汉演的角色非常复杂,他见壶忘人忘情忘性,人性缺陷的一面表现出来了。还有特别让我感触的,就是台词很讲究,这一点上提高了整个戏的文化品位,很多诗词自然穿插在其中,一些对白也是一语双关,不胜枚举。

文化含金量为大雅之作奠定基础

刘润为(求是杂志副总编辑)

这部片子拍的非常细腻,每个细节,每个镜头都是精雕细刻,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特别是秦汉先生和朱敏怡女士,表演都非常成功,朱敏怡的表演很有感染力,是实力派演员。

我觉得《紫玉金砂》很巧妙融进了很多关于紫砂壶的文化理念。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多知识,为这部片子添加了不少文化韵味。另外,电视剧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一直到民国30年,这是非常动荡的时期,剧中准确的解释对于我们当代青年认识这段历史会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剧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非常震撼。

如果我们以一般的娱乐性电视剧来提要求,这部片子应该是品位比较高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引导文化品位这样一个高度上来,这个片子还是有一些可以探讨的地方,这缘于我的审美期盼太高。这部片子确实文化意味比较浓,比如说主题歌融入了《诗经》里面的一些诗句,首先就给观众一种文化的感觉。但这还是小雅,而不是大雅。比如,这里面的人物对紫砂壶的热爱,动机大都出于一种占有欲,追求品味的人又属于三教九流,不能代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主导。其实,这部戏的文化含金量比较高,是具备成为大雅之作的条件的。

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功夫

李春武(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紫玉金砂》以中国的紫砂文化和茶文化为主线,但又通过潘家两代人的沧桑经历来表现,在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设置上都合情合理,认真严谨。

在时代背景方面,虽然我们的电视剧在现代、古代、甚至科幻方面都很繁荣,但我觉得人们更倾向于关注离我们时代较近的作品,因为这些东西更容易使观众产生理解与共鸣。我们曾经拍了很多优秀的古装剧,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等,《紫玉金砂》选择了从清末到民国的时间段,而且它不是讲整个王朝、讲帝王将相,更关注凡人凡事,我想可能更容易得到当代观众的认同。

具有文化内涵的剧作才可能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从中国电视剧面临的“如何走出去”的问题上说,从能够使电视剧为我们国家的发展、为世界人民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做出贡献的角度说,这种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的内容,也最容易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所理解和接受。过去一说到中国,西方人好像只知道中国的功夫,但中国的茶文化、紫砂文化以及很多很多东西,都应该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内容。

一把紫砂识大千

李德润(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在我目前所看的至少几千集电视剧中,《紫玉金砂》是艺术水准、思想水准较高、文化蕴含比较丰富的一部电视剧。

近一年来,我看了至少上千集电视剧,常觉得大同小异,几乎大部分都是宫廷斗争、武林传奇,从题材到表现手法上,都不讲“多样性”。这个戏有独创性,它既不像一些戏光说爱能溶化一切,什么矛盾都能解决,也不是通篇打打杀杀,表现出了创作的严肃态度和高标准的要求。

其次,《紫玉金砂》中的人物塑造也很有独特性。潘家父子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达到了“壶人合一”的极致。我挺赞成这种“典型性”写到极致的写法。它讲的是人和壶的关系:爱壶,更要爱人。正因为人物的独特性,这样的人物形象是能够在电视艺术长廊里留下自己位置的。

第三,这个戏的制作很精良。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认为这个戏基本达到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把紫砂识大千,通过一把壶可以看到大千世界,一把壶承载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承载着传统文化和传统的审美理想,甚至承载着爱恨情仇,因此,通过小小紫砂壶表现大千世界,这个角度非常好。

以通俗传播高雅

彭吉象(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紫砂文化是高雅的,电视剧又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电视剧如何体现高雅文化?这部戏非常值得研究,这点上这部电视剧是有贡献的。

《紫玉金砂》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去介绍紫砂文化和茶文化,而是通过清末两淮盐运史潘天赐父子两代“壶痴”的坎坷命运,尤其是潘四爷和他的两位妻子之间的爱恨情仇,展现了从清末到民国几十年的历史沧桑,写出了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追求和人的遭遇。

《紫玉金砂》这个名字是有文化含义的,一看就是懂壶的人取的。因为紫砂在中国陶艺里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历代工艺品最多的就是陶瓷,紫砂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该剧制作比较精细,剧中出现了近两千把紫砂,全都是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大师级的馆藏作品,其中的“阴阳太极壶”还是为这部戏量身定做的工艺品,这在电视剧中实在罕见,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大饱眼福。

大俗而大雅

路海波(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

首先这部戏是一部原创剧,原创剧达到这么高的水平相当有难度。另外这部戏有一点人文剧的感觉。

40集电视连续剧《紫玉金砂》是一部非常奇妙的作品,带给人很复杂的感受。它具备了好的通俗连续剧吸引眼球的一切技巧要素,同时由于题材本身具有内在的高文化含量,所以它又是一部高于通俗剧的艺术佳作。

众所周知,紫砂陶艺历经千百年的陶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艺术保护中具有厚重文化意义的、民族魂魄的象征。令人欣喜的是,《紫玉金砂》充分利用通俗连续剧在叙事、人物塑造、视听语言和审美潜能等诸方面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了一部大俗大雅,意蕴丰富的电视剧精品。

由台湾著名演员秦汉扮演的两个人物同几个青楼才女,几个制壶大师,几个僧人,几个恶棍,几个汉奸以及日本侵略者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围绕着一把制于宋代,出土于元代的阴阳太极壶描述了许多人生命运活剧,而其中通过不同人物命运变化所传达的民族精神,对传统伦理文化,生存观念等等形象揭示,不断促使观众产生种种相关的反思。

重要元素非常饱满

李洋(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大校)

首先,从个人的欣赏角度和个人感受来说,我非常喜欢《紫玉金砂》这部戏。它有一个非常好的创意,非常好的阵容,非常好的故事,非常精彩的台词,和非常丰富的商业元素。这些保证一个戏成功的重要元素都是非常饱满的,因此我相信,这部戏播出后将会有非常好的反映。

其次,现在这部戏在品牌或者说宣传方面打的是文化牌,但实际上,该戏的豪华演出阵容也应该是它吸引观众的一大特色。如果说,文化这个东西在吸引一部分人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一种故意拉开和普通观众的距离、故意引导小众意识的误区的话,我觉得引导观众关注豪华的编导演出阵容,也不失为使这部戏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的一种策略。

紫砂蕴含爱国情怀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这部电视剧反映的紫砂文化到什么程度?雅还是俗,大雅还是小雅?事实上《紫玉金砂》只是一部电视剧而已,并不承担全面、高层次、深刻表现紫砂文化的重任。我觉得这个戏只是在一个侧面体现紫砂文化,写了一群人为紫砂而生,为壶而生,为壶而死,其实是在演绎那种爱恨交织的凄婉的人生故事。

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电视剧,是一部能够在思想上震撼我们,在艺术上感染我们的电视剧。它为什么好看?我想有四个艺术元素值得借鉴,第一是艺术元素,它讲了一个包含民族文化,承载审美价值的故事。通过寻宝,夺宝,护宝的过程牵连着一个家族的时代命运,这已经很厚重了。所以再要求它有更多的负重,就有点苛求了。所以创作者的意图真的不是在于讲哪种层面的紫砂文化,而是在做戏上。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个戏的主人公们不是只为几把紫砂壶你争我夺,当南京城里面日本商人不择手段,想要力夺宝壶时,潘四爷最后是宁愿玉碎,不为瓦全。一壶风云也写出了中华儿女满腔的爱国情怀。也尽情地展示了中国紫砂文化的风韵,让我们看到了那一方神奇的泥土,在艺术大师妙手之下的至美无限。所以我觉得紫砂文化,爱国文化,这样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紫玉金砂》电视剧的故事所谓趋向于或者接近完美,而且具有了一种真善美的审美价值。

本版编辑李春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