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州美院特色教学构建强势本科教育

2005-1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黄明海、郭子建 我有话说
在高等艺术教育大发展的今天,广州美术学院作为全国八大专业高等美术院校之一,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珍妮说,学院的发展关键在于走一条外延扩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之路,以特色教学构建强势本科教育。

从“美院不美”到“广美最美”

广州美术学院的旧校区坐

落于广州市昌岗东路,普普通通的围墙,圈出了一块150多亩的土地,实在是太小。建校近50年广美只有7万多平方米教学用房,空间狭小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

可喜的是,广州大学城的建设给了广东各高校难得的发展机遇。广美人抓住了这个外延拓展、做大做强的好时机:一方面彻底地改善了昌岗旧校区的办学环境,另一方面又出色地完成了大学城新校区建设,仅用19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奇迹,建成占地414亩,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教学用房,可容纳5千学生的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2004年9月,该院本科教育全部迁入广州大学城校区。记者驱车在大学城转了一圈,只见枣红色的广美大学城校区最为醒目,广美彻底摘掉了“美院不美”的帽子。

广美是岭南画派的基地,记者来到岭南画派纪念馆参观,对于引入西洋画法的岭南画派而言,那欧洲宫廷式的纪念馆恰好契合了这一点。纪念馆建筑面积2359平方米,馆内陈设有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即“二高一陈”的艺术作品,其弟子赵少昂、杨善深、黎雄才、关山月等四位大师,是当代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

除了岭南画派纪念馆外,最近,广州市政府、海珠区政府与广州美院三家拟共建潘鹤教授的雕塑园,为广东文化大省建设打造新品牌。潘鹤大师的作品《艰苦岁月》写进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编的世界美术史以及中国的小学课本中,《开荒牛》后来成为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而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雕塑,是广州最美的独有景致。

“有大楼,更有大师”

广州美术学院始建于1953年秋,原名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原校址在湖北武昌。建校之初,该校就整合了华南人民文艺学院、中南文艺学院和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的美术系科,集中了中南五省最优秀的美术教育人才和中央美术学院的一批新秀。1958年迁校至广州,正式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并逐步成为华南地区美术学院的翘楚。原中央美术学院首任书记、油画家胡一川是广州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新中国美术的奠基人之一。岭南画派的泰斗关山月和黎雄才先生等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将学徒式授课方式改为学院派教学模式,进一步弘扬了岭南画派的画学传统。还有美术史论家迟轲先生、国画家杨之光先生等国宝级的老艺术教育家,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的影响,使广州美术学院的影响力由华南地区辐射全国。虽然现在多位大师相继辞世,但广州美术学院师生们正弘扬传统,继往开来,打造21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结合广东经济强省实际,该院的美术、设计艺术等各学科专业得到学生们的青睐,每年都有几万考生挤破广州美院门槛,竞争一千多个入学名额。近几年来,广州美院还不断拓展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的教育,目前该校已有96名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就读。

“特色教学”成就“办学特色”

据院长黎明介绍,目前拥有11个本科专业的广美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美术与设计专业设置最完备、实力最强的美术院校,提出了“保持美术重点学科传统,强化设计特色学科优势,开拓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策略,并形成了美术、设计、教育三大学科专业板块。

广美的办学特色突出表现在学科特色上:即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早在建院之初,在胡一川院长“追求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理想影响下,美术学科逐渐形成了“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的学科特色。1981年,广美创办了美术教育系,1992年,该系被教育部定为全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中唯一的试点示范单位。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作为“经济改革”的试验区,广州美术学院迅速回应,在全国率先创建、发展设计学科,并成为我国现代设计基础教育中“三大构成”的发祥地之一。设计学科每一个专业的诞生几乎都与广东社会需求密切相关:“集美设计工程公司”的成立催生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白马广告”的成长带动“装潢设计”教学内容向广告业延伸;“雷鸟产品设计”的创建与成长,培育了“工业设计”的专业教师团队……学院完成了第一个本土设计的五星级酒店、第一个本土设计的美术馆、第一条本土设计制作的企业影视广告等一项项“中国第一”的设计作品。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美初步形成美术、设计两大学科体系及美术、设计、教育三大板块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学科结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