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周日,去上品课堂

2005-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亓香草 我有话说
一位中年知识女性出现在我眼前。但见她一袭黑底小白花曳地长裙,颈上一串白色的珍珠,身披淡紫色长衫,胸前缀着一朵紫罗兰。满脸光鲜的神采,犹如春风拂面,向来客们露出温婉的笑容。这不是多年前的朋友曹作兰吗
,七八年不见了,只听说她随《追求》杂志的改版而又做了《虹》杂志的主编,这些年来越做越“火”,身边已团聚了一大批铁杆追随者,主力是追求文化与美丽的25岁――35岁知识女性。

这是在京城东部的林宝坚尼咖啡厅。在曹作兰身后,是墨绿的桌布,紫红的垂幔,米黄色的沙发。2005年的初冬乍寒还暖,今天虽然有点阴天,但4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粉丝”(fans,追随者)还是兴高采烈地聚在这里,每人面前3个晶莹光亮的高脚杯,前面的讲台上摆着十几瓶已冰得温度适宜的葡萄酒。大家脸上流露出渴望吸吮知识的期待。

今天这里有一堂课,课程是“葡萄酒文化讲座和品尝体验”。

空气中,流动着一种令人兴奋的课堂的香味。

我也加入到他们之中,老老实实做一名三好学生。今天的主讲老师是深入法国多年的红酒专家康宏利先生,他对红酒的挚爱已达到如醉如痴的地步。当他学成归国后看到影视作品里有关红酒的镜头错漏百出;看到虽然红酒已经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但却没有实现酒文化的应有价值,没有喝出红酒所应有的文化品位,康老师便萌生了要让自己的知识和藏酒为北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出力、为北京奥运出力的想法。两座大山总会碰头,也不知曹作兰从哪儿就把他发掘出来了,并为之专门营造了今天这个课堂。

面对40多位放弃周日休憩和玩耍、来渴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学生,康老师精神倍增。他自费带来3款共几十瓶葡萄酒,提前冰镇,还亲自张罗器皿冰桶。之后,穿上标准的服装,开讲。他由浅入深地讲解葡萄酒的来历、制作过程、最佳饮用温度,怎样倒酒,怎样领略香气和辨别口味,以及葡萄酒与健康

养生的关系,与着装礼仪的关系。甚至还讲起做酒与做人――当他说到好酒庄为确保酒的品质,宁可将前3年种植的葡萄全

扔掉,直到第4年的成熟葡萄才采来酿酒,在场的人都感到了心灵的震撼,掌声响起。

此时,我发现,曹作兰躲在一边,脸上漾出特别快慰的笑容。我又扭过头去,观察着听众,他们也同样让我感动。他们绝大多数是就职于一些大公司的小白领,有的还相当年轻就担任了业务总监、总会计师等要职。年薪丰厚也不是容易得来的,平时那种忙根本不是我们这些“国”字号同志所能体味到的;可是“国”字号同志们不愿放弃休息娱乐,小白领们却宁愿在紧紧张张中来充电。也许,他们还保持着大学里的学习习惯?也许,他们先声夺人地感到了不学习就要被时代甩掉的危险?也许他们想追求更高境界的生活,把自己塑造至更高的一个层次?

无论如何,不断学习都是一种最自尊的状态。幸好他们――也包括我自己,赶上了一个太平盛世,既没有敌机的狂轰滥炸,也没有内战的滚滚硝烟,亦没有困难时期吃不上饭的艰窘,更没有了政治运动的令人心惊胆战的打压和无限上纲的大批判……今天的社会生活,宁静,安康,富足,悠然,和谐,自在,明亮,开放,给人信心和希望,催人向前和上进。在你周遭不断营造出各种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你不想学还动员你学、逼迫你学,哪儿像“十年浩劫”中你学点儿数理化都要批判你走白专道路……

恍惚中,康老师和学生们的互动答问开始了。老师详细解答了葡萄酒是否年份越长越好,藏酒能否保值,葡萄酒如何配餐,干白、桃红和干红的区别,家庭如何存放葡萄酒,欧洲贵族和平民如何享用葡萄酒,红酒的文化礼仪等问题。男女学生们还走上讲台,手把手学习如何开启红酒瓶,如何晃动高脚酒杯,如何通过观察“挂杯”来判断酒的醇度,问题不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学习的快乐是人生一大幸福。知识到手的学生们洋洋得意,又凭添出不满足感,因为下课的时间到了。有人喊起来,要求把红酒知识等讲座继续下去,并且讲到机关,学校,基层。曹作兰赶紧拿出了下一阶段的课程表,只见上面写着:扎染艺术与制作、彩色面人制作、晚礼服穿着知识、怎样拍好数码照片、布贴画制作、日本水晶花制作、首饰佩戴的艺术、动物手偶制作……她并且强调说,《虹》杂志的“上品”公益课堂已经坚持举办3年了,一直致力于高雅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每月都有3次以上的文化讲座和艺术制作活动。哎哟――今天的生活,多么丰富多么享受啊!

2005.11.27,于“上品课堂”课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