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发现了人

2005-1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启伟 我有话说
读华夏出版社六大卷煌煌巨制《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史》之《人性的曙光》和《爱的福音》,我很欣赏两书作者对人道主义思想做穷本溯源、旁搜远绍的探讨研究和博大恢弘的历史写法。整套书起自远古希腊,迄于晚近欧美,材料翔实,立意崇高,见解新异,论说深透。

作者指出,不要狭隘地把人道主义理解为只是“一种学说,

一种思想或者一种信仰”。人道主义乃是“由这些思想、学说信仰甚至社会制度以及文明促成的对人的教化理念和教化方式”。过去,我们把中世纪基督教的神道主义文化作为人道主义的当然对立物,弃置于人道主义思想的维度之外。甚至如古希腊时代的神话、寓言、史诗、悲剧和喜剧等等的文学宝藏,被视为无哲学命题,于是也不被纳入人道主义史的视野之内。该书作者提出,人道主义是对人的“教化理念和教化方式”,使我们耳目一新。人道主义作为“教化”是历史地演变、进化着的,其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样的,既可以有概念式的表达,也可以有非概念式的表达;可以是哲学的命题和学说,也可以是道德的规则和律令;可以是宗教的信仰和教义,可以是政治的原则和理想,也可以是文学的语言和形象和非语言的艺术和形象(音乐、绘画、雕刻等等)。

关于基督教人道主义的论述,大概是这部人道主义史书中令读者最感震撼的部分,可以说是对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蔚成正统的观念最具反叛性的一驳。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在《袖珍神学》中说:“人道是一种世俗的美德,如果你希望做一个好基督徒,就必须在自身中消灭它。”马克思在《莱茵观察报的共产主义》中说:“基督教的社会原理宣扬怯懦、自卑、屈服、恭顺、柔驯,一句话,宣扬一切下流劣根性。”古人云:“何方圆之能周兮,复何异道而相安?”基督教的神道主义与人道主义正是两条“异道”,如圆凿方枘,安能相容。对于近代以来世代相传的这种成见,我们当如何匡正之?我的体会是:一、人道主义不必是反神道主义的。近代最早的人道主义思想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人文主义者),提倡一种与神学知识不同的人文知识新文化,他们并不否定信仰上帝的神道主义,甚至会利用神道的权威,以上帝之口宣扬人道主义信条。二、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各种恶端丑行、罪孽是对真正的基督教信仰的背离、扭曲践踏,不可把它们归咎于基督教信仰本身。三、至于基督教信仰、教义和一些基督教哲学家的思想和学说中的人道主义内涵,本书作者有极详尽细致的论述,无须赘言。

上一世纪末,在我们这里进行的一场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它有一个很大的功绩,就是让人们看到了在经济关系、阶级关系背后有血有肉的人及其人性。这是不是可以说是对人的重新发现,或者说,向人的复归呢?由此,我们的作者苦心创作的《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和《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可以说是在人的重新发现后所获得的一个丰硕学术成果。

《人性的曙光》《爱的福音》

杜丽燕著华夏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