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读科技领域的人才师承效应

2005-12-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马建光 我有话说
编者按师承效应是群体人才学中一条重要的规律,但对于这条规律的发生机理,学术界还缺乏具体研究。本文以多个著名事例,对科技领域师承效应所产生的人才链进行解读,并提出师承效应之所以能够延续,主要取决于五方面
因素。希望此文能够对我国社会各界的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启发

人才学研究表明,师承效应是群体人才成长的一条重要规律。这条规律在科技人才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哥本哈根学派和卡文迪许实验室,通过名师相继传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成为科学史上的佳话。然而,事物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因果关系,师承效应所形成的人才链何以能相继延续?通过对多个科技群体和专家成长之路的分析,笔者认为,至少取决于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科学预见、把握前沿的眼光得以继承和发扬

深邃的科学眼光是科学家成就事业的基本特征,它可以洞察现状,准确地预见未来。名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眼光。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冯端认为,“画工和画家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手,而后者既有手又有眼,就显得高明多了”。这是非常有见地的经验之谈。“两弹一星”功臣、光学专家王大珩,被公认为属于那种永远站在科学前沿、有眼光、有魄力的科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关注到世界各国对美国“战略防御倡议”的反应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他联合著名科学家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成为“863”计划第一人,显示出非凡的科学眼光。与这位战略科学家一样,王大珩的学生――著名激光专家王之江,深得导师传承,在攻读研究生时,就把眼光盯在了红宝石激光器研制这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上。经过王之江的不懈努力,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使我国在该学科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是精心选才、因人施教的能力得以继承和发扬

无数事实表明,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带出高徒并且能传承下去,非凡的“相马”能力和高超的“养马”、“驯马”技艺是关键。“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去加州理工学院拜访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在会见中,冯・卡门提了一连串高难度的问题,钱学森凭借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对答如流。教授感到他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即表示愿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研究生。此后,冯・卡门根据钱学森数学天赋高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经常启发弟子,并通过合作研究来提高他的学术研究水平。正是冯・卡门的慧眼识珠和因材施教,改变了钱学森生命的轨迹,使他在科学世界自由驰骋,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回到祖国后的钱学森继承老师的传统,精心选才,把自己开创的《工程控制论》知识传授给大学刚毕业的戴汝为,并在此后多年仍与其合作。最终,戴汝为成为我国著名的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

三是情操高尚、人格超凡的品性得以继承和发扬

爱因斯坦曾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是对以居里夫人为代表的科技大师们的高尚情操和超凡人格的写照。事实上,大师在教学时,不单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也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思・玻恩―彭桓武―周光召―吴岳良,他们在爱国情操和人格方面一脉相承。马克思・玻恩虽然是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谦逊随和,待人诚恳,治学严谨;虽然博学多才,但从不居功自傲;虽然被迫离开德国,但对祖国一往情深。他的所有这些优秀品格在彭桓武、周光召、吴岳良身上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因此说,师承效应不只是对老师知识的继承,同时还是对老师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继承发扬。

四是学术民主、教学相长的学风得以继承和发扬

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博采众长,勇于超越自己,这几乎是所有科学大师培养高徒的共同做法。在科学的前沿地带,导师也会受到知识和信息的局限。钱学森在攻读博士时,冯・卡门教授亲自主持每周一次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先有一位作40分钟的主题发言,然后开展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最后由冯・卡门用15分钟小结。不管是教授还是研究生,在研讨会上一律平等,做到学术民主。这为钱学森锻炼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机会。钱学森继承导师的传统,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不以专家自居,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集中大家的智慧,集体攻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五是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科技界师承效应的发生,关键在于大师要自觉自愿、源源不断地把知识能力、科学方法和道德情操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有甘为人梯、忘我奉献的精神。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淡泊名利。全国著名的“烧伤医学泰斗”黎鳌院士30多年来培养了以杨宗城教授为代表的80多名博士、硕士组成的人才方阵,他用坚实的臂膀托起一个个新人向烧伤医学高峰攀登,形成了“艰苦奋斗、勇创一流、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黎鳌院士的弟子、著名烧伤外科专家杨宗城教授,数年来秉承导师的精神,用心血培育新人。让弟子们感动的是,杨教授在病榻上仍让学生把毕业论文一句句念给自己听,逐一修改、把关。令人欣慰的是,像杨教授一样,学生们继承和发扬了这种精神,继续培养和造就着大批烧伤医学的后继人才,为发展我国烧伤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

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科研单位,也有一些学科带头人,他们的才华很高,能力很强,却为什么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带不出优秀的团队?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师承效应人才链,没能继承和发扬好以上五种能力、品质和精神。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