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和谐吉大

2005-12-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从来没有一所大学有着如此庞大的规模――从2000年6月至今,六所院校合并的吉林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等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8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个、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27个,6万多学生在这里完成人生的“储备”过程,走向社会。如何保证这由多艘“战舰”组合成的“航母”的航向?吉林大学提出了学校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和谐吉大。

在校际整合中提出

合六为一,吉林大学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到思想的整合与融合。合校后,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学校相继完成了组建党政机构、选拔聘任干部、学科调整与学院重组、制定基本规章制度等工作,使学校很快在新体制中运行起来;紧接着通过规章制度建设、校区机构调整和工作磨合,实现了一个体系、一个班子、一种制度,使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步入新轨道。

但合校不仅仅是组织形式上、管理体制上的合并,更是师生员工思想上、观念上、行为方式上的融合。围绕促进实质性融合,学校党委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与体制、学科、规章的整合相比,思想上、观念上、行为模式上的融合需要更多时间,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需要更为科学的引导,需要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创造条件。就在这个磨合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使吉林大学找到了新思路――“和谐吉大”这个概念比“实质性融合”更为清晰,更富有积极意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着力点。于是,在今年年初的学校工作会议上,学校党委正式将构建和谐吉大确定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在大学精神里闪现

实现和谐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是精神上的认同。吉林大学于2003年启动了现代大学精神研究,因为校领导认为,一个大学能否称得上一流的大学,因素众多,其中有没有独树一帜或者说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具有怎样的大学精神,是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学校党委组织专家学者先后研究了从启蒙时代到工业革命时代再到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大学精神的演化、中外50所著名大学的大学精神、校训、题词、著名校长讲话等,并着重研究了学校原几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价值观念,并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诠释。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21世纪的吉大精神,即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开放兼容的认同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明德隆法的治校精神。

校党委书记张文显说,这五种精神的凝炼仅仅是初步的探索,但为进一步探索新吉林大学的大学精神、建设新吉林大学的先进文化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研究现代大学精神的目的在于提出既继承优秀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吉林大学精神,或者说是吉林大学的“民族精神”,以此来引领师生员工,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大学观念和管理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妨碍学校融合与发展的校区情节中解放出来,从抑制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狭隘的教学模式和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并用来消解合校之后不可避免存在的文化冲突,从而也为建设和谐吉大提供了精神保障。

在机制建设中完善

和谐吉大需要机制和制度的支撑与完善。吉大从2004年开始全面启动了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并把这个问题作为依法治校的重大主题。去年10月,在认真总结合校以后学校管理的经验和缺陷,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改革纲要》,明晰了校内治理结构,理顺了管理体制,进行了机构调整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并为制定吉林大学章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学校提出了构建和谐吉大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四种机制建设,那就是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谐吉大不仅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更成为一种目标。如果借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概念系统表述,可以说,“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学校的“经济发展目标”,“构建和谐吉大”则是学校的“社会发展目标”。

在大学生活里创造

21世纪的吉林大学生活图景是由学校的政治生活、学术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情感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构成的,张文显书记将其归结为民主、高效、规范、有序的政治生活,自由、平等、创新、协作的学术生活,高尚、平和、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文化生活,理解、尊重、忠诚、负责的情感生活,以及安全、开放、互助、环保的社区生活,等等。

所有这些方面如果用一个概念表达,那就是和谐,因而可以说吉林大学的现代大学生活就是和谐生活,包括和谐的政治生活、和谐的学术生活、和谐的精神生活、和谐的文化生活、和谐的情感生活,和谐的社区生活。

在今年9月30日的《吉林大学报》上,一个大二的学生写下了这样一种感慨 “生活、学习渐渐地步入正轨。面对强手如林的同学,不由得为自己昔日的高傲和无知感到羞赧,也不禁为自己能成为这所堪称中国高校航母的大学中的一员而庆幸。大学中博大精深的课堂和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为我提供了充裕的精神食粮。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饥饿的秋蚕,在广阔的桑林中孜孜不断地汲取着。一届届学生的优秀犹如警钟,时刻激励着我们去超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