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农民享受更多城市文明

2006-0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叶辉 余长安 宋言荣 我有话说

编者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乡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

?如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四川成都市的做法对人们颇有启示,特别是对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成都,中国西南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因为拥有四千五百多年灿烂的文明,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特别是那座改变了中国农耕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自修成之后一直在发挥着作用。

成都,中国西南部人口最多的城市。1044万人口中,城区人口只有452万,农业人口占64%,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如何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如何让占绝大多数的农村人享受更多的城市文明?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前不久我们来到四川成都乡村采访时,感受到自2003年起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丰硕成果。

纽带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治保证

见到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曾华美、曾华玲姐妹俩的父母,是在他家的农家乐小园里,种了一辈子地的两位农民,如今的身份是女儿的“打工者”,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每月还能拿到一笔工资收入。两位老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他们都办了养老保险,现在每月都有几百元的收入,跟城里人一样。

他们所说的,正是多少年来农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一旦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他们失去土地后如何生存的问题。

2003年10月22日,成都市委班子成员齐聚一起,商讨一个主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这是成都市委、政府经过近两年的思考、调研、试点、总结、完善后提出来的一个事关大局的大事。随后,成都市委发出了7号文件――《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这个文件一口气端出六个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政策措施一体化。将公共设施、社会事业等许多以前城里人才能享受的“专利”延伸到农村。

随后18个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涉及户籍、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工业布局、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场历史性的变革由此拉开了大幕。而最先行的,是政策上的到位和政治上的保证。城乡一体化推进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需要高效、管用的行政运行制度体系的设计和运转来做体制上的保证。

成都市远郊的邛崃市卧龙镇党委书记龚国平站在杯金村正在建设中的新村自豪地告诉我们,该村538户人家,有372户即将搬进新居,剩下的100多户正急着找干部要求搬进新居。让分散的住户搬入集中的小区居住,把有限的土地转让出来,变成大片的农田,这正是邛崃市委、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引导。

2004年成都市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总投入超过57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其中对农业的投入增长30%以上。

就以成都市城区规划来说,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是避免随意性,重点乡镇规划建设必须先行。在市委的科学决策下,城市一元规划、简单区域规划、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历史,“一心多极多轴”成为众星捧月之势。即形成一个特大城市、四个中等城市、四个小城市、30个重点小城镇、200个一般乡镇所构成的城市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发展就是一个明证。这个靠近成都市的近郊,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是那种破旧、混乱、污浊的灰色过度带。曾华美、曾华玲姐妹俩一度离开这里,到城里打工。2003年9月29日,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在这儿隆重召开,前来参观的人们使这里的居民连烧开水卖方便面都来不及,由此带来的是,这里成为成都市民最近的休闲场所。两姐妹看到家乡的发展毅然决然地返回家乡开办了农家乐,自己给自己当起了小老板。

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这正是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大战略圈层。

纽带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

邛崃市金猪利猪业合作社陈德君总经理介绍,该合作社去年8月才成立,就是冲着该市具有养猪优势而来的。它的成立有效地杜绝了病死猪在市场上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让过去分散的养殖户有了一个组织,在这个组织的带领下,农民开始闯市场。目前,已有1万多养殖户加入其中,仅为病死猪支付的资金就达1万多元。

让项目带动产业,让产业带动农民走发展之路,这是成都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一定意义上讲,城乡一体化不是结果,而是要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这一破题过程,产业化的支撑无疑是关键的一环。“以招商引资为统揽,以工业开发区为载体,以培育特色产业为重点,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抓手,以工业的大发展来强市富民”成都市委、政府的这一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联动的思路,成为一台巨大的“发动机”,推动着这一进程的快速前进。

城乡一体化工作刚一开始,成都市委、政府就明确提出“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市116个各类工业园区被调整归并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产业发展和产业聚集放在工作的首位,形成产业支撑,这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集中了,财税指标如何进行考核?一套名为“三分政策”的办法应运而生。即对异地招商落户工业集中区的项目实行引荐地与园区按一定比例分配招商引资任务数、项目税收和社会固定资产投入考核指标。

邛崃市虽属成都市的远郊,但多年来他们在生猪生产、果蔬、天然气、林竹、中药材、邛酒等产业上具有发展的优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他们没有盲目地去干,而是因地制宜,提出了用这六大优势打造“六大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来发展现代农业。仅一个果蔬加工企业就吸收六千多农民工就业,产品出口欧盟。而生产这些出口产品的土地,恰恰是他们通过土地资源整合,建设的适应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过去的宅基地。

以重大产业化项目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成都市确定了工业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153”思路:继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工程;突出五项重点工作: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工业集中区建设、企业技术进步、营造工业发展比较优势;实施三大战略:大企业集团战略、名牌战略、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战略。

春潮带雨晚来急。2005年的成都市被市委、市政府定为“项目年”,安排重大产业化项目93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14项,总投资2548.6亿元。总投资2.5亿元的双星西部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建设,它将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鞋业、服装和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投资5000万港币的万事康服装(成都)有限公司也已开工建设,它将形成年产300万件各类服装的生产能力,80%的产品外销。

纽带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文化魅力

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的刘韶荣家坐落在青山绿水的山坳里,汽车在茂密的竹林里转来转去,一个多小时后才到她家门口。在一般人眼里是如此偏远的地方,她却自豪地声称:不想到市区生活。她自己也是城里人,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最好。问她为什么?她说:“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比城里人生活质量高多了。”

有谁想到,两年前,邛崃市市委书记高志坚是被村党支部书记“哄”来的。当时,高书记听说这里有座百年老宅,有一定的文化开发价值,就问在乡上开会的村支书路有多远,回答不远,他就先乘车,后柱拐杖往山上爬,越爬越远,再问时还是不远,一直走了几个小时才来到这里。如今,汽车路已修到山顶,这里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最佳选择。

刘韶荣给我们算过一笔账:过去赶个集要一天时间,翻几座山,走很长的路。自产的好茶叶卖不出个好价钱。现在是人家主动到家门口来收购,仅茶叶她去年就挣了2000元。最主要的是,她家祖先留下的老宅成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偏远的村落有了许多旅游文化的品味。

在成都近郊锦江区三圣乡东篱菊园,我们来时满山遍野正盛开着各色的菊花,从城里赶来的人们挤得连路都没法走。这座过去近在城郊却没有很大发展的乡村,如今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成为成都近郊最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听听这“五朵金花”的名字,就让人有种陶醉的感觉。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荷塘月色、东篱菊园。一年四季,天天有景看,天天有节日,这正是他们靠旅游文化产业这个纽带串起的一条最耀眼的珍珠项链。

从分散落后的旧居搬进集中居住区,从农民变成工人……在切身体会到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成都人更有一个期盼:身份转变后,自己的子女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条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2003年,成都武侯区教育局率先开始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区内12所城区小学与城郊小学一一结对。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这种“捆绑”式发展,城郊小学短时间内变得面目一新:学生食堂用上了天然气,臭烘烘旱厕改成了水冲式,新建的教学楼成为周围最醒目、漂亮的建筑。

与此同时,农村孩子“两免一补”,城区教师到乡村支教等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的举措深入人心;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职业教育的普及等为农民子女就学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一位哲人说过:城市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那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任何一种适宜生存的文化都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找到它的踪影。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说明一个道理:通过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逐步具有同等的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实惠和文明,实现城乡互动互促,共同发展繁荣,是构建和谐社会,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