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大学生网上“慎独”教育

2006-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世友 马传松 我有话说

《中庸》说:“君子慎其独”。“慎独”是指独处时,自己能谨慎小心,防亦不懈。“慎独”内涵极为丰富,包含慎始、慎微、慎隐、慎言、慎辨等内容。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世界的特殊性和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慎独”教育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一要抓好慎始教育,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理念。慎始,即谨慎地开头,开始就要做好。如果开始没有做好,结果就很难成功。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够成熟,喜欢追求新鲜、刺激和冒险,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对网上环境的复杂性、交往特点及危险性认识不足,容易冒出一些不良念头,做出一些不规范行为,甚至形成某些错误的网络理念。慎始教育是一个基础性教育。要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教育,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作为第二生活和学习环境,同现实世界一样,都要求所有加入者必须遵守相应的网络规范,注意不要为不良诱惑所打动,不迈出不道德的第一步,防止“其始小洞不补,而后大洞一尺五”的可能趋势,从而形成良好正确的网络认知。

二要抓好慎微教育,培养大学生“恶小不为”的网络意识。慎微,即谨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以防造成巨大错误或损失。小者大之源,微者巨之端;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微就没有巨;大因小而生,巨由微而成。大学生在缺乏必要监控的网上漫游,或许好奇、或许无聊、或许想证明自己、或许想发泄内心的情绪。慎微教育能很好地培养其“微处自律”精神。通过认识“微”所蕴藏的巨大能量,一是可以自觉形成“恶小不为”的正确认知。二是可以自觉落实防微杜渐的行动。

三要抓好慎隐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网络的基本规范。慎隐,即在隐处自律,在缺少监督、不会为人发觉可能做坏事的情况下,做到不自欺、不昧良心做坏事。这是“慎独”的最基本要求,是恪守“慎独”的硬功夫。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在网上时常可以处于无约束的自由状态,可以随意进入任何网络“地段”。慎隐教育,一是可以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网络特性,明确自觉遵守网络规范的根本原由。大学生在网络中经常是以一个“符号”为身份活动,其责任感和对惩戒的担心被大大消除,网上行为变得极为“隐匿化”和“非实体化”,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他律环境在网上构建不易,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对网络规范的遵守就只能依靠自觉。二是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环境,自觉遵守网络规范。网络环境虽有隐匿特性,但名隐而实不隐,在人所不知的网络世界,必须自觉遵守网络“交通”中的规则,考虑到其他网络参与者的存在和负担,认识到作为一个自由翱翔于网络天空的用户,决不能超出网络规范所允许的范围。

四要抓好慎言教育,促使大学生讲求网络诚信。慎言,即在没有约束的独处之地谨慎自己的言语,勿放纵。互联网提供给了大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身处其间完全可以轻易就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于是,谣言、谩骂、鄙俗之言随处可见,形成大量“网络垃圾”。慎言教育,一是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言论不慎具有的严重危害。网络需要积极健康的语言环境,如果网上经常有谣言惑众,人们就会把网络视为畏途,加以排斥,整体网络用户将会锐减,导致网络经营难以维持。二是可以使大学生理解网络语言的特性,自觉做网络言论文明诚信的使者。网络语言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没有任何回应的单向传输性的命令语言,而是一种基于双向甚至多向传输的互动语言。在网络中,“语言的作用远远大于人的作用,不是人控制语言而是人被语言所控制。”要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在网上必须自觉谨慎语言。

五是抓好慎辨教育,成熟大学生科学的网络理性思维。慎辨,即谨慎辨析身边事物的是非曲直。对别人流言传闻行为的是非,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根据自然和人事的情理谨慎辨析、弄清真相。互联网上的某些个人基于某种目的散布错误和虚假的信息,导致网上存在着思想政治斗争。慎辨教育,一是可以使大学生学会识别网络信息,独立分析和判断网络信息,坚持政治立场。网络中的大量信息缺乏过滤,当大学生们坐在计算机前,面对由数字化处理的符号系统组成的各种网页时,他所搜索和阅读的信息并不全都真实,有些信息是错误的和虚假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在各种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比较中识别优劣、准确分析和判断。二是可以使大学生正确处理虚假错误信息,选择有用的信息,坚定自己的认知方向,不断提高科学的网络理性思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