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恽代英对党在闽西苏区局部执政经验的总结

2006-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良明 我有话说

1930年2月15日至20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厦门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恽代英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帮助和指导福建省委完成了大会任务,选举了新的省委,通过了政治、军事、农运等十项决议。会后,恽代英怀着激动的心情,沿着秘密交通线,穿过崇山峻岭,到闽西苏区视察。恽代英在闽西苏区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接触贫苦农民、

红军指战员和苏维埃政权各级干部,对闽西苏区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做了全面的了解,写下了《请看闽西农民造反的成绩》、《闽西苏维埃的过去与将来》等文章。恽代英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闽西农民暴动“真是一件大了不得的事”,它不是一种普通的什么革命,好比蒋介石革命便打倒了张作霖、吴佩孚,自己做起国民政府主席,好比汪精卫又要革蒋介石的命,亦想来抢一个国民政府主席做做。“闽西完全不是这一回事情。闽西不是什么普通的革命,他是造反,他是要闹一个天翻地覆,把全世界翻转过来。”接着,恽代英初步总结了党在闽西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第一,恽代英认为,党在“闽西苏维埃确实表现出来是工农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宗旨的必然要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广大贫苦农民最根本的利益是土地问题。执政为民就是要坚决实行土地革命,进行土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据调查,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前,龙岩、永定、上杭、连城、长汀、武平六县,田地平均85%为地主富农所有,农民所有田地不过15%。这正是农民遭剥削、受压迫的根源。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党领导农民实行土改,烧毁田契、账簿、契约,从而使贫苦农民翻了身。“从前闽西农民在地主官府下面,要交租,又要完粮,又要上捐,又要派款,他们那时候简直没有法子生活下去。有些农民一年都没有米进口,并且连红薯亦没有吃,他们只有吃红薯喳。”“而在苏维埃政府之下,无田地或少田地的农民都分得了田地,成年吃薯渣的贫农都改吃白米”。由于闽西苏维埃政府给贫苦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所以得到拥护。广大贫苦农民坚决团结在苏维埃政府的周围,明白了“只有拼命扩大斗争才是一条生路”。因此,自觉行动起来配合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金汉鼎部龟缩在长汀城不敢越城池一步,刘和鼎、张贞部被迫离开闽西,国民党军队、民团的士兵向红军投诚日益增多,地主豪绅垂头丧气。

第二,恽代英认为,党在闽西要民主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体现便是广大贫苦农民的政治参与。由于闽西苏维埃是工农的政府,所以经常有群众会议与代表会议,“有很多工人、贫农以至妇女参加苏维埃代表会与委员会。”农民许多事都是靠着开群众大会解决。例如,他们分田地,便是由群众大会自己讨论,自己定出分配的标准和确实需要照顾的对象,即使有什么争端,仍是开群众大会解决。不但一乡的事这么办,一区的事、一县的事也这样办。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政治的最先尝试。恽代英指出,在初成立苏维埃的地方,民主政治还不够发展,每开会多是几个领袖发言,农民只是在台下点头或鼓噪,表示赞成与否,而且多半是赞成领袖提出的意见,妇女发言多半不受人重视。但苏维埃成立稍久的地方,民主政治就要进步得多。“农民渐次能发表意见,他们已经实行撤回不称职的上级苏维埃代表,妇女在苏维埃中间的地位亦日益抬高。”由此可见,党在闽西民主执政是不断完善的。

第三,恽代英在肯定党在闽西局部执政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缺点。“群众的创造力还未能充分发展,苏维埃一切政治设施还表现很多自上而下的精神。”例如,办理合作社、俱乐部、列宁学校等,都是由县苏维埃及至各县联席会讨论规定办法,交各乡执行,上级主观上亦要求各乡工作一致。苏维埃最高执行权力实际还是在委员会,代表会议或群众会议好像只是一个讨论机关。因此,广大贫苦农民虽然都认识苏维埃政权的好处,但仍觉得只是一部分上级领袖、委员替他们做事的好政府,还未能完全行使自己的权力。恽代英强调,最高权力机关重要的事情必须经过代表会议或群众会议充分讨论。他指出,闽西的党组织已经意识到这一缺点,并提出两条改进措施,第一,以后除军事财政外,“一切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要尽可能帮助各乡群众自己创造,党的好意见一方面固然要影响上层苏维埃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尤其是要发动每个支部到群众中去发展讨论,推动群众在会议中提出意见,使各乡一切设施都可以各出心裁,互相观摩争竟”。第二,“党不仅是要帮助群众发展自己的意见,而且要帮助群众自己做,这样便可以使苏维埃的群众基础更为巩固。”恽代英指出,工农群众在国民党长期统治与欺骗宣传下,现在还是第一次建立自己的政权,“自然不会一件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的,工农群众现在已经有机会自己试验,自己批评,并且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正是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他坚信,“只有苏维埃政权是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全中国工农群众都应当起来为苏维埃政权奋斗。”

恽代英对党在闽西苏区局部执政经验的总结,虽然只是初步的,但他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和意见,对当时全国苏维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在全党进行的先进性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