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论争中梳理当代文艺脉络

2006-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阎浩岗 我有话说

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论争,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学史的主体固然是作家作品,但孤立地研究作家作品而回避文学思潮和文学论争的描述,使读者无法全面感受作品产生的语境,就会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不易看清“史”的脉络及作家作品之间的前后关系。对于深受体制制约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来说,尤其如此。比如,不了解1949年以后对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于萧也牧等人小说的批判、对于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不知道当时文学界总结出的所谓“创作三件宝――英雄、乐观、党领导”的含义,就不易解释清楚为什么此时和此后大量出现的“红色经典”的那些共同的审美取向;而弄清十一届三中全会、第四次文代会后文艺政策的调整,关于“歌德与缺德”的论争、关于电影《苦恋》的论争、关于朦胧诗以及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对于感受历史大转折时期的文化氛围,研究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创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系列论争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当代文学前进中的曲折回环,总结出经验教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已有省略文学思潮和论争而只讲作家作品并引起较大反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笔者仍然认为,文学论争史是文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当代文学论争史著作方面,田建民的《中国当代文艺论争史》,应属开山之作。

作为一部“史”著,与以前曾出版过的一些资料性书籍不同,该书作者表现出自己的史识。他认为:文学争鸣“就是最真实地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各色人等的思想、观点、心态和追求,各派社会力量和社会思潮的冲突与碰撞,因而,文学争鸣史不仅是把作家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中去,也要把读者带回到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让读者亲身去感受、体验,对论争各方的观点去分析、比较和鉴别。”常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该书作者却认为,对于文艺论争来说,是“当事者清,旁观者迷”。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因为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今天的读者,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学生,如果不了解1949年以后的文艺与政治形势,不知道那一系列文艺论争及其影响,就不能同情地理解1950年至1970年那些不乏才华的作家们其作品中的明显缺憾;而不弄清论争发生的背景、经过与结局,就不会真正理解论争各方观点的实际内涵。该书的一大特色,是较细致地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文学界每次论争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论争,看出历史的发展。

严格地讲,新时期以前很多当代文学领域的所谓论争,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论争,而是双方并不对等的单向大批判运动。而进入新时期后,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观点的平等交锋(虽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几次论争我们仍可看出历史的遗迹),所以,下编《新时期以来文化多元趋势中的文艺论争》有17章之多,比例上远超上编。这些论争越来越显示出历史前进的轨迹,说明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该书将“史”的下限定为2003年,将发生于或延续到21世纪起始阶段的几次论争,如关于“红色经典”、关于小说《沙家浜》、关于鲁迅、关于余秋雨的论争,也予以较详细的介绍。这对于读者把握当前文艺动态,也会有所帮助。

《中国当代文艺论争史》

田建民编著大众文艺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