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推进徐汇各类教育和谐发展

2006-01-1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班主任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导师

学前教育――加强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以亲子学苑、早教中心、父母育儿学校等形式开展

早期教育,构建0-3岁婴幼儿教育体系,使婴幼儿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0%。积极发展3-6岁的幼儿教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机构指导的幼儿教育体系,使3-6岁幼儿受教育率达到100%。开展婴幼儿家庭和园所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养护人员接受早期教育的培训率达到100%。积极发挥政府办园的示范作用,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形成以公办园所为主体的市、区级和一、二级等多个层面的示范园所。鼓励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办园建所,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稳妥推进国际和境外资源参与办园,促进区域内不同体制园(所)的合理布局。

义务教育――均衡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建峰填谷,提升底线”为主题,形成徐汇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优化资源布局,示范学校建设,品牌学校连锁,特色项目发展,重点工程建设等举措,创建市、区级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总结“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的基本经验,继续探索“规划引领、专家指导、行政整合、整体推进”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缩小南北差距、软件差距、校际差距,努力提高每一所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徐汇教育的发展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投入,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标准,努力做到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基本统一。积极探索小学与初中教育的有机衔接,提高城区居民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满意度。继续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实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使50%的小学和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

高中教育――提高

高中教育发展主要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努力构建高质量、多模式、开放型、可选择的高中教育。继续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建设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一步增强示范性高中吸纳学生的能力,放大优质资源效益。加快改善一般高中的办学条件,鼓励和支持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办出特色,整体提高高中办学水平,努力满足城区居民对高质量高中的需求。实施新一轮高中建设项目。以异地重建和原地改建等方式,将南模中学、市二中学、南洋中学、中国中学等建设项目纳入区域整体发展规划,改善一批高级中学的办学条件,加快区域内高级中学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提升示范性高中的办学标准,做强高中的品牌学校。

职业教育――发展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互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区属和区域学校合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根据上海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建设一批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相关的专业课程,创建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示范性实验学校和重点专业,继续办好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建设1-2个上海市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实训中心,加强学生实训,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增强就业的能力。

终身教育――跨越

建立并完善“政府统筹、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以面向社区居民文化素养提高的社区学校、面向企事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社会力量办学、面向就业择岗人员的职后岗位培训、面向老年居民休闲娱乐的老年学校、面向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业余学校和面向成人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组成的终身教育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运作社会化,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发展终身教育的作用,促进终身教育载体的多元化,形成政府规划监督、社会提供服务、需方购买服务的新格局。推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工作。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完善社区教育学院和街道社区学校的管理,整合老年教育、妇女教育等各种依托社区的社会教育,为社区居民接受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

特殊教育――重视

对特殊儿童、少年实现教育的“零拒绝”,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残障学生入学率达到100%。积极创建特殊教育示范性学校,发展初等职业教育,拓展残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限,使残障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从4-16岁拓展到3-18岁。实施教育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实验区”的工作,建立有效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运作机制和支持保障系统,提高随班就读实验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