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积极探索科研创新的实现途径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

2006-0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马敏 我有话说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从本质上讲,创新是质变,是飞跃,是扬弃。就具体的科研实践而言,创新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等不同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实现途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实现途径,主要指一系列新的观念和思维转化为成果的中间环节
,是促进创新的环境、条件、中介,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抓手。我校在探索科研创新的实现途径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1、促进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学科改造。在当今时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正日益呈现出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计量地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等新兴学科的产生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跨学科研究正日益成为一流大学的共识和基本特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积极推动学科改造。比如历史学与信息科学进行结合,建设“数字历史”,打破传统史学的书本载体形式,拓展了史学研究领域;语言文字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成立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若干专业领域的语言现象进行专项研究,对有关语言规范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对网络媒体语言资源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客观的描述,为国家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等提供参考依据,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

2、加强平台建设,夯实科研创新基地。研究平台是高校科研工作的“特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实施的依托和基础。目前,高校科研体制基本上属于垂直式的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形成校―院―系(研究所)三级科层结构,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共享,难以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形成交叉融合优势,加强平台建设,改进学术基层组织,形成网络状的组织架构,显得十分重要。高校研究平台建设关键在于依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博士点、人才培养基地,发挥好优势学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建设路径而言,大致可以有三种模式,一是“市校”、“市企”合作模式,即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资源的共享,譬如我校与武汉市联合创办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凝集了学校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推出了大批研究成果;二是“校校”合作模式,实现跨地域、跨学校学术研究资源的整合,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我校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近20个调查研究基地,围绕农村财政、教育、社会等问题与合作高校开展大量的学术合作;三是学科合作模式,即在学校内部启动学科交叉团队建设,进行跨学科研究,形成新型学术研究联合体,实现共同发展。我校投入近千万元组建了湖北省教育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集中了信息技术、教育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艺术学等学科优势,实现了多学科合作,为开展文化与教育数字内容的研究及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学科基础。

3、立足社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始于问题,理论源于实践,这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学术研究不仅需要传统的经院式研究路径,更需要在广阔的生产与社会实践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着眼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科研创新的根本途径。我校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长期坚持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立足于中国农村改革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通过提供政策咨询、参与改革、参与立法、参与培训等形式,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实践的理论创新,并且直接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被广泛誉为“理论务农”的典范。

4、完善评价体系,优化科研创新土壤。评价体系对于推进科研创新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研究中的诸多不良现象都可以从评价体系那里找到原因。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评价体系,其首要目的在于优化科研创新的土壤,形成崇尚创新、倡导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学术氛围,使研究人员克服浮躁心理,避免短期行为,有时间和精力在学术研究领域精耕细作,打造学术精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