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

2006-0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箴 我有话说

中国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中国商人被困吉尔吉斯骚乱,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受不公对待,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中受伤、遇害……过去的一年中,我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海外受到威胁、损害的案例曾让亿万国民揪心。危难之际,中国外交官们挺身而出,排除万难,不辱使命,使一系列突发事件得以妥

善处理:人质归来,商人脱困,游客安然――多少惊心动魄的场面,多少喜极而泣的时刻,一次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为民外交”的风范,正如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掷地有声的解读,“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在国际上为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多做实事”。

近年来,随着我综合国力的上升和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我公民出境人数猛增,2004年达2850万人次,是改革开放前30年出境人数总和的100倍,2005年更是突破3000万人次,我公民和法人人身财产安全在境外受到威胁和侵害的风险几率也随之大大增加。面对新的形势,在中央有关部署下,外交部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来抓,切实增强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努力作好维护我公民和法人在境外合法权益的领事保护工作,同时利用网络平台等新技术手段,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处处彰显着我国新时期外交“以人为本”的特点。

突发事件显身手

针对海外突发事件逐年增多的特点和趋势,外交部牵头组成部际间的海外应急协调机制,并专门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部内各单位及各使领馆都建立了应急机制,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快速反应系统。

据外交部机关党委负责同志介绍,这套应急反应系统在近两年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部机关和有关使领馆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第一责任人靠前指挥,措施得力,效果显著,有力地维护了我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人身财产安全。2005年初,我8位公民在伊拉克被挟持,部里派出数位中、高级别外交官,组成营救人质特别小组,在123个小时内连续作战,充分利用平时通过长期工作而在当地积累的良好社会关系,巧妙周旋,关键时刻甚至不顾个人安危,实地解救,终于使我公民得以顺利回国。人质获救后纷纷说,“经过这次劫难,才终于体会到‘中国’这两个字的分量。”国内外各大媒体均对此事突出报道,网上评论多达3万多条,称“中国公民的成功获救,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爱之情。”“中国政府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近两年来,外交部先后妥善处理了我公民在巴基斯坦被绑架案,莫斯科友谊大学火灾案、法国巴黎机场坍塌案、伦敦爆炸案和约旦爆炸案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关注的重大案件20多起。

领事保护暖人心

在很多人眼中,外交工作就是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与闪亮的镁光灯、盛大的红地毯、迎来送往的鲜花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只是外交工作的很小一部分,外交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埋头从事着默默无闻的大量日常工作,对我海外同胞合法权益的领事保护便是其中之一,它同时也是外交工作中离普通百姓最近的部分。

随着我国出境人数的迅猛增长,各驻外使领馆领事保护工作量迅速增大,2004年以来,我外交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70000余起,涉及人员近10万,而我国驻外使领馆领事官员才600人左右,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尽管人手严重不足,领事官员们仍然努力办好每个案件,将政府对每一位海外同胞的关心落到实处。

外交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记者举例说,阿根廷和西班牙大赦时,我驻两国使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为我侨民办理46000个身份认证。由于任务太重,时间太紧,我工作人员连做饭都顾不上,一些同志也累病了,但大家靠吃盒饭、方便面等日夜奋战,终于使任务如期完成,解决了当地侨民的后顾之忧。在胡锦涛主席出访期间,当地侨民为此自发送上“心系同胞,执政为民”的横匾,表达感激之情。又如,在南非,一度曾出现我侨民屡遭抢劫、杀害的情况,外交部派出领事司司长,以外长代表身份到南非严正交涉,引起当地政府重视,使情况明显好转,当地侨民为之欢呼雀跃。

为加大领事保护的力度,外交部专门成立了“领事保护处”,开通了24小时热线电话,形成了全球领事保护网络,对所有来电、来信做到一一回复。近年来,仅领事司就每年收到国内外群众各种形式的表扬信500多封。

公众外交促交流

公众外交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一个新内容,它为公众提供深入理解我外交政策和学习涉外交流知识的平台,同时也为外交工作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智慧开通渠道。外交部近年来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促进公众外交,取得了可喜成果。部门网站以部主页为核心,126个使领馆网站为支点,使用24种语言,推出300多个版面,年均发稿30000条左右,累计文字量超过8亿,日点击率逾200万次。其中,在网上特别推出的175条赴部分国家和城市的注意事项和预警信息,为国人出国旅行、经商、求学等提供信息服务,不仅方便群众出行,也为国人在海外加强自我保护给予提醒。该网站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政府门户网站”。

此外,外交部在国家机关中首创了“公众开放日”,每年两次组织社会各界群众前来参观并与外交官进行面对面交流。目前,已有2000多人参加了这一交流活动。外交部还在网上“中国外交论坛”开辟“嘉宾访谈”栏目,邀请各级外交官员和公众在线交流。李肇星部长参加该栏目时,在线人数达4万人,反响非常热烈。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围绕“外交为民”宗旨开展一系列扎实工作――在新时期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政风建设的大潮中,中国外交官们以务实、亲民的新形象走到了人民心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