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向世界展示科技大国形象

2006-0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金振蓉、齐芳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金振蓉、齐芳)近几年,在国际科技学术讲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的身影,在各种国际科技组织中,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在其中担任职务。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也进入兴盛时期,我国已在国际社会树立起科技大国的形象。

据科技部提供的信息,近两年我国

已进行了中法研究协作网计划、中欧伽利略计划、中美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等等。自几年前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后,我国在参与重大国际大科学计划方面,又取得了新进展。伽利略计划是由欧盟委员会(EC)和欧洲空间局(ESA)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欧洲民用卫星导航计划,旨在建立欧洲自主、独立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总投资约35亿欧元,预计在2008年部署完成。中国作为第一个非欧盟成员国参加了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该项目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对促进卫星定位产业的发展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近几年,通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在若干重要领域积极组织开展国际合作,如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生命科学国际合作项目――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大洋钻探技术预研、全球大气化学观察合作研究、2008年奥运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示范研究、基于WEB服务器的计算机网格体系机关和其应用研究等。去年,我国作为国际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轮值主席国,成功主办了第十八届年会及二十周年庆典等一系列活动,为推动建立全球综合协调持续对地观测系统,提高对地观测的能力和效率作出了贡献,也为各国政府正确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表明,现在,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所有杂志中,30%―40%的文章作者是中国人。《科学》、《自然》、《细胞》等一些国际顶尖科学杂志上,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中国人作为第一作者和作为通信作者的情况在明显增加。近些年来,在世界生命科学前沿,一批中国年轻的生物科学家作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在蒲慕明的领导下,发表的一些文章,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博士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派出的数十万海外留学人员中第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说,华人生物科学家已经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一支重要力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ALBERTS说,如果没有华人科学家参与生命科学研究,国际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工作就不会得到开展。

此外,国内一批科学家也在与国际科技界的合作中,作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成绩。如完成了人类基因组1%的测序任务;克隆成功功能新基因的全长cDNA800多条;证明东亚人群的基因组与其他现代人群一样起源非洲;发表了水稻基因组的框架序列和水稻基因组第四号染色体的工作。在疾病相关基因方面,首先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继而又克隆了耳聋、短指等一批致病基因等。科技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国际科技合作不仅使我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外双赢的局面,也在多边外交工作中,在国际社会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形象。

短评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对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我们不但学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也在学习中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同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完成的科技问题,我国科技界也通过与国际科技界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共同推进人类科技进步的目的。近几年,随着与国际科技界合作的加深,我国科技界显示出作为科技大国的实力,在有关全球环境、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国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独特贡献,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形象,我国科技界正日益成为国际科技界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