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贸易大国的光荣与梦想

2006-01-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董山峰 张翼 我有话说

 

辉煌"十五"

贸易大国当之无愧

五年前,当刚刚踏入“十五”门槛的时候,我国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是第6位,已经开始被世界舆论称为贸易大国;今天,当我们结束“十五”、跨入“十一五”的时刻,我国对外贸易总额2005年一跃达到14221.2亿美元,相当于“十五”初期2001年的2.8倍。不仅实现了国家对外贸易史上的重大跨越,而且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已稳居第3位。尤其令人称道的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用长期的艰苦劳动换来了这份受到世界瞩目的光荣。

在这五年,围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条主线,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悄悄改善2001~2005年11月,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由90.1%提高到93.6%,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由44.6%和17.5%提高到55.7%和28.4%;同期,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进口比重由18.8%提高到22.4%。

在这五年,我国初步形成了以20个城市、25个基地、12类商品和1000家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兴贸”促进体系,培育出海尔、联想、TCL、华为、中兴等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自主品牌。

在这五年,我国贸易方式逐步多元化。2001~2005年11月,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分别增长了1.4倍和1.6倍;“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快发展,贸易与投资互动趋势日益明显。

在这五年,我国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集体、私营企业全面进入外贸流通领域。2001~2005年11月底,获得外贸经营资格的内资企业从4.5万家增加到超过20万家。2001~2005年11月,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增长1.9倍和5倍。

在这五年,我国外贸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2001年至2005年11月,美、日、欧传统市场在我国进出口总值中占比重由48.8%下降到43.3%;新兴市场占我外贸总额比重由13.4%提高到18.5%。

体制改革保驾护航

当中国人为完成“十五”计划而拼搏的时候,危机、战乱、灾害不断搅扰和考验着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困难和风险。我国加入WTO后,又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开放度增大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取得骄人成就,除了国际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以外,还得益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发展。

为保证入世前后外经贸法规政策的衔接,“十五”期间,我国对原有货物进出口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了立、改、废,新出台了多项法规,涵盖了我国进出口管理体制的各个方面。2004年,又颁布实施了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初步形成了外贸管理的三级法律框架体系。目前,所有进出口商品管理及调整、对外交涉磋商等职能,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根据2004年7月1日实施的新《外贸法》,我国颁布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的进出口经营主体格局。

“十五”期间,商务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减少了实行主动配额管理的出口商品品种和范围。

近年来,商务部协调相关部门,从研发设计、国际营销、贸易便利、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给予政策扶持;同时,鼓励各地、各行业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出台分类扶持政策。2004年商务部还公布了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190个出口名牌,通过媒体宣传国家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的扶持政策以及各地方、行业及企业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的做法与经验。

有专家说,就“十五”时期我国外贸的良好发展环境而言,国家建立与完善开放型外贸管理体制的系列举措可谓居功至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外贸管理逐步走上与国际规则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制化轨道。

贸易强国任重道远

谈及中国外贸的沧桑巨变,外贸专家常常回忆起现代京剧《海港》的故事所处的年代:当时港口条件太差,远洋货轮压港现象十分平常,码头工人必须夜以继日地肩扛手提来装卸外贸物资。今天,随着中国被誉为贸易大国,中国港口今非昔比,中国外贸的所有基础条件都今非昔比,已经稳稳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新起点上,在举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仅一个“大”字已经远远无法概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全部“梦想”。建设贸易强国成为中国外贸“十一五”期间以及更长时期的宏伟主题。

然而,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中国尚任重道远――从国际水平看,与发达国家比,我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在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专家指出,中国人均外贸额大大低于世界人均约2400美元的水平,这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与其他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主要在四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一是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自有品牌和营销网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还很少。三是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四是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

“十五”时期,我国已开始推动“科技兴贸”、“以质取胜”、“走出去”等战略。“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探索与实践将更加丰富而全面。据透露,为了“贸易强国”这个理想,我国正在设立一套新的有利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有利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贸易政策,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我国正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到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可望达到和超过两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最大贸易国现在的贸易规模――外贸专家说,那时的中国才可能是真正的世界贸易强国。

编辑点评:“十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举世瞩目,值得骄傲。因为它不仅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了国内税收及就业,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贸易伙伴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展望“十一五”,只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们将在产业链高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等重要领域不断取得新的优势。在不远的未来,伴随中国从世界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中国一定会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