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果年年出 去岁又不同

2006-01-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近些年来,考古学界不断有新的重大发现吸引社会各界读者眼球。1月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来自考古一
线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又宣讲了2005年度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六处考古新发现的报告。本刊现将相关成果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华北新石器时代的先行者

――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

 

北京门头沟区东胡林史前遗址烧火遗迹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侧清水河北岸的三级阶地上,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距今10000年前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时已取得很大收获。2005年8―11月,又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共80余平方米。此次发掘清理了灰坑、火塘、墓葬、房址等遗迹,出土一批重要的文化遗物,并浮现出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

发现的文化遗物包括打制石器、细石器、小型磨制石器、陶器、骨器、蚌器、赤铁矿颜料,以及数量较多的鹿、猪等动物骨骼(包括烧骨)和大型蚌壳等。打制石器主要有石片、石核、砍砸器、尖状器等,细石器有石核、石叶、雕刻器及数量较多的石屑等,磨制石器包括小型石斧及磨盘、磨棒、小型容器等。陶器均为夹砂陶,以夹粗砂的厚胎陶数量为多;器表颜色不均,以灰褐陶为多;多为素面,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可复原的器形为直壁平底盂形器。骨器有锥、鱼鳔、骨梗刀等,骨梗刀制作较精,发现时仍有细石片嵌在骨柄槽中。发现的赤铁矿颜料有的存在明显的研磨痕迹,还出土有研磨颜料的磨石。

本年度又发现一座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保存完好,系土坑竖穴墓,葬式为屈肢葬。在墓主人的头部发现一件随葬的磨光小型石斧,颈部及胸腹部发现有多枚穿孔小螺壳,应为佩挂的装饰品。2003年及2005年所发现的两座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不仅丰富了对东胡林人埋葬习俗的认识,也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科学依据。此外,本次发掘的另一重要收获是在遗址的下部堆积中发现了时代更早的烧火遗迹及打制石器等,为寻找时代更早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线索。东胡林遗址的发现,也为进一步探讨华北地区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再现史前宗教祭祀场景

――湖南洪江市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

湖南洪江市高庙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玉钺

高庙遗址位于湖南省洪江市所辖安边镇(原黔阳县城)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北岸的一级台地上,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1年、2004年和2005年对该遗址共进行了三次发掘,揭露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按照所出遗存的特征,可将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各自又包含有若干个地层。遗址地层堆积最厚处近7米,多达27层。

遗址下部堆积的文化面貌较为独特,可命名为“高庙文化”。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是清理出一处距今7000年左右的大型祭祀场所,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了牲祭坑、人祭坑、窖藏、祭祀时使用的房屋以及其他相关遗迹。新发现的白陶器及其他陶器上,装饰有刻划纹或戳印篦点纹组成的凤鸟、兽面、八角星象等图案,年代上限可早到距今7800年左右。这些图案构思精巧,令人称奇,为我国同时期考古遗存中所罕见。遗址上部的堆积中发现了20多座房址,均为立柱的木构地面建筑。出土墓葬30多座,包括瓮棺葬、单人屈肢葬和多人合葬,有一座为四人合葬。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座夫妻并穴合葬墓。上部堆积出土有大量陶器和石、骨质工具,遗存的年代跨度约为距今6300―5300年。

在高庙遗址上、下部堆积中,均出土有大量淡水螺、贝壳,以及鹿、猪、麂、牛、熊、象、犀牛等数十种动物遗骸,下部堆积中还发现了貘;出土的生产工具皆以打制的砍斫器和石片石器为主。这些表明当时人类获得食物的主要方式是渔猎和采集为主的攫取式经济。所出的部分猪牙经鉴定属驯养的家猪,说明已出现了动物驯养业。这些丰富的动物遗存,是研究古代先民的食物结构、畜牧业起源,以及当时生态环境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黄土地下新发现的古国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葬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葬墓室

横水墓地位于山西省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部。2004年12月至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地进行了发掘。目前总共清理了80余座墓葬,在多方面取得重大收获。

其中有一组夫妻异穴并排合葬墓,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丰富。这两座墓的墓口距现地表深1.8米,均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室在东,墓道在西,基本上处于一条直线上,方向为272度。一座墓葬墓坑的二层台上放置有一辆车。墓中葬具为一椁二棺。墓主人头向西,仰身直肢,双手交叠放在小腹上。在外棺东端的棺椁之间发现3个殉人,以苇席包裹。随葬品主要有青铜礼器、车马器和陶器、漆木器、玉器等。此墓非常重要的发现是“荒帷”,总面积达10平方米左右。荒帷整体为红色丝织品,表面有非常精美的刺绣图案,图案主题是凤鸟;另外一座墓中放置一椁两棺。椁盖板上西部放置有一辆车。墓主人头向西,为俯身直肢葬。在棺椁之间发现4个殉人。随葬品主要包括青铜礼器、车马器和玉器等。这两座墓葬中的出土器物,与时代属西周中期的晋侯墓地所出随葬品的组合及形制比较接近,可以推定其时代应为西周中期,约相当于穆王后期。所出铜器上分别有铭文“伯□作宝鼎……其万年用永”、“伯乍毕姬宝旅鼎”,应当是“伯”自作器和“伯”为夫人作器。据此推测,墓主为伯及其夫人,这是一处“国”墓地。在地处晋文化中心区的晋南新发现了一个“国”,这对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晋文化和晋国历史乃至西周历史,都是极其重要的新资料。

破解江南古代文化的谜团

――江苏句容、金坛市周代土墩墓

 

江苏句容周岗出土的原始青瓷瓿

2005年4―9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宁常、镇溧高速公路沿线的江苏句容天王寺、金坛薛埠等地的土墩墓群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这是迄今为止对江南土墩墓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发掘土墩40座,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229组,墓葬建筑遗存14座,出土以几何印纺陶、原始青瓷器为主的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各类文物达3800多件。发掘成果极大丰富了江南土墩墓的文化内涵,特别在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及埋葬、祭祀习俗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确定江南土墩墓不仅有一墩一墓,也存在一墩多墓,而且一墩多墓的现象明显较一墩一墓更为普遍;确认土墩墓的形制是堆土掩埋与竖穴土坑共存;首次发现一墩多墓的向心结构布局,具有浓郁的江南土著文化特色;发现形式多样的墓葬建筑遗存;首次发现土墩墓的墓地界域;确认土墩墓存在着以器物组进行祭祀等复杂多样的丧葬习俗。

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土墩墓以来,由于各地发现的土墩结构异常复杂,对其文化性质争议不断,成为长期以来困扰学术界的谜团。此次发掘使江南土墩墓自发现以来,首次以其明确、详实、可靠的田野考古学资料确立了它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对研究商周时期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关系、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等重大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推动江南土墩墓的保护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

昆仑山深处古代先民的乐土

――新疆于田县流水青铜时代墓地

新疆于田县流水青铜时代墓地出土的刻划纹陶罐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昆仑山深处流水村附近的阿克布拉克台地。2003―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这一墓地进行了连续发掘,揭露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清理各类墓葬65座。均为石堆竖穴墓,墓坑上层通常有填石。墓中单独埋入的一次葬现象较少,大多数墓葬为一次葬人骨与多具二次葬人骨共存,一次葬人骨葬式皆为仰身高屈肢姿式。在墓坑内接近人骨处多陪葬有家畜头骨和四蹄,一般以山羊为主,个别规格较高者用马。出土随葬品中,独具特点的陶器刻划纹饰,斯基泰文化样式的金属装饰物,风格不同于中原和北方草原地带的刀、斧、矛、马镳等铜器,昆仑山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玉器,以及具有新疆地区特点的石器等,显示出该墓地的独特文化面貌。对墓地所出人骨所作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为距今2950±50年。

流水墓地是首次在昆仑山北麓发现的青铜时代墓葬,也是迄今在昆仑山北麓地区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代文化。这种在新疆首次发现的以陶器刻划纹为代表的文化类型,与西藏、甘青地区的某些古代文化有相似之处;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出土的铜或金质耳环的样式与西伯利亚地区早斯基泰文化中的耳环样式极为相似。流水墓的的考古发现为探讨当时昆仑山北麓地区古代居民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科学资料,尤其是能够系统地提供研究克里雅河上游古代文化的准确材料。对出土人骨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3000年前昆仑山北部地区的种族混杂程度已经很高。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在墓地中均占有一定比例,蒙古人亚种(西藏人)的发现则说明当时青藏高原南北的文化交流已经明显存在。

另外,在墓地之下的地层堆积中,还发现了较厚的炭灰层,为大面积古代生活用火遗迹,碳十四测年为距今4400年。说明这是一处古代人类活动持续时间相当长的重要遗址,对探索昆仑山地区早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开启大唐盛世的历史之门

――西安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

 

西安唐长安城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全景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也是唐朝皇帝在东内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外朝大典的场所。丹凤门遗址现位于西安市火车站以北,在自强东路东段北侧,发掘前尚残存有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30米、高2米余的门址基台。2005年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丹凤门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近8000平方米。

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属于古代城门中最高等级的五门道制。残存门址由墩台、门道、隔墙、马道、城墙等部分组成,均为夯土结构,破坏比较严重。整个墩台东西长75米、南北宽33米(包括护基和散水),基本为正南北向。门道的地面较平整,其中部偏南处稍高,尚可见到部分木门限的痕迹和残存的石门贴。门道两侧的夯土墙下有南北向排列的长方形柱坑,个别柱坑内保存有未移动的石础,其中心有长方形的卯眼。城门墩台的东、西两侧为宽9米的城墙,紧贴着城墙北侧发现宽3.2米、长54米的马道。发掘时在门道地面、隔墙上多发现有火烧痕迹,堆积中还出土了许多烧流的砖瓦结块,表明丹凤门可能毁于唐代晚期的一场大火。

门址堆积中出土的遗物多为长方形砖,另外还有筒瓦、板瓦、莲花纹瓦当、琉璃瓦、鸱尾、铁泡钉、白瓷片等。其中,带文字款的砖瓦、带“官”字款的白瓷碗以及琉璃瓦等最为精美。

此次发掘基本上搞清楚了丹凤门的形制,与文献记载的五门道相符合。该遗址中发现的墩台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不仅为唐大明宫遗址的整体保护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资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