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迟到的中国足坛学习之风

2006-0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东 我有话说

最近,有两条新闻引起笔者的关注,一是中国乒乓球队邀请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到队里讲课,另一是中国足协日前在广州召开全国教练员研讨会,据说这是中国足协真正首倡学习之风的开始。

中国乒乓球队

近半个世纪一直常盛不衰,这和他们历届教练班子非常注重学习是分不开的,他们除了刻苦钻研国际上先进的技战术外,还不断地向其他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虚心学习,凡是可以借鉴的知识,他们从来都是不耻下问,这次将孙海平请到队里来讲课,就是想从他那里讨得有关身体素质训练的真经。

据笔者了解,在国内体坛,凡是能取得突出运动成绩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刻苦学习钻研可以说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共同法宝。许多年前,当时中国举重队总教练杨汉雄就曾对笔者说,所有竞技体育的目标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所以,只要是竞技体育,都有共同的规律,都有相通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与别的项目的教练员多沟通,多交流,我就经常从别人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相比之下,我们的足球界却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够。早在十多年前,当时的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年维泗在说到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源时,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足球界普遍存在着“不学习、不团结、不上进”的问题。然而,十多年前发现的病因,至今仍然丝毫未得到医治,反而越患越重。

几年前,笔者去秦皇岛的中国足校采访,正好赶上足协在那里举办教练员培训班。笔者发现,参加培训班的教练几乎全是为了获得一张“上岗证”而来。课间,他们在一起谈得更多的是哪个俱乐部的工资高,哪个球队的钱好挣;课后,喝酒、打麻将就成了他们的全部业余生活。教练员们如此,球员们就更可想而知了。

这次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教练员研讨会,被许多与会的教练员们称为一场纯业务上的“头脑风暴”,在会上,许多被公认取得成绩的中外教练作了各项专题报告,教练员在一起也进行了业务交流。比如中国足球搞了50年,有谁能说出中国足球是什么风格吗?关键是足球界存在着门户之见,缺乏交流。教练员们还一致通过了把研讨会进行制度化的建议,坚持在每年联赛结束后,进行得失总结。

从年维泗指出中国足球的病因到今天中国足协的旧话重提,可以说这是一场迟到了十多年的举措。一次业务交流会,也并不能解决中国足球的多种疑难杂症。但重要的是,中国足坛全国范围的学习之风也许将从此展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