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伊朗核危机并未到最后关头

2006-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 我有话说

伊朗政府于本月13日宣布不再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民用核设施进行监督,并打算终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任何合作。14日,总统内贾德在德黑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又说,伊朗决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即使核问题被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伊朗也不会停止已经重启的核能研究活动。早些时候,伊朗曾撕开联合国在伊

朗核工厂的封条,引起英、德、法欧盟三大国的愤怒,它们警告伊朗如果不放弃其现有立场,三国将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朗。而美国白宫最近也放出风说,美国并没有放弃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计划,布什总统公开说,“要给伊朗这样的信息,他们那样做是不可接受的”。这似乎都预示着伊朗核危机已到了最后关头。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如果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限制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售,虽然会严重打击伊朗的经济,但同时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十分明显的消极影响,造成国际油价浮动,于制裁国本身也不利。因此,英、法、德的外交官已开始避免再提要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朗的方案,欧盟的官员们也在紧急磋商,争取找到“既要伊朗走回谈判桌,又要欧盟下台阶的解决办法”。

其次,美国并未做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准备。美国虽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地派有重兵,但目前因为国内外的压力、不堪重负的军费和士气的下降,美正考虑从阿富汗和伊拉克部分撤军。尽管撤退的兵力并不多,但余下的部队显然不具备开辟新战场的作战能力。因此,目前对伊朗的战争威胁更多带有心理战成分。

第三,以色列国内形势的变化打消了美国国内一些人假手他国攻击伊朗的念头。美国深知伊朗和以色列互为仇敌,伊朗曾多次提出要惩罚犹太复国主义,以色列也多次暗示其具备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能力,而且已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炸毁过伊拉克核反应堆,伊朗对此的确十分担心。但以色列总理沙龙的突然病危导致政局动荡,又使伊朗政府松了口气。据悉,法国和德国的外交官认为目前对伊朗实施制裁的条件尚未成熟;而另一方面,尽管伊朗总统的态度强硬,但伊朗在日内瓦的谈判代表拉里加尼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表示,“伊朗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人们在谈论伊朗核问题时,总有一种“狼来了”的味道。(本报伊斯兰堡1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