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6-01-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君如 执笔 我有话说
只有来自于实践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之所以能够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在于这一理论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凝结着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在于它总结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造性实践所取
得的成果,也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

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精辟概括

我们说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因为这一理论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有自觉的历史使命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党就把中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中国自进入近代以来,面临着落后挨打的严峻形势。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正是肩负着这两大历史任务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是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扫清发展的障碍;党领导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是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国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我们研究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必须把握这一历史大背景和基本线索。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原本就很脆弱,又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以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迅速改变面貌。其中,重要的经验,就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的,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以后,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尚未完成的革命任务,另一方面要围绕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开展各方面工作;在建设中要善于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革命知识分子,还要尽可能多地团结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之际,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发展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篇著作和后来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触及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后来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重大关系问题,提出了要协调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中央和地方等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毛泽东还特别强调:“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些重要的论述及其所包含的深刻思想,来自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初的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全党集中精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拨乱反正以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的。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和审慎的科学态度,果断地在改革开放中推进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产生了以邓小平命名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在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问题,以实践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在“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面临的机遇等方面,作过系统论述,其结论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什么叫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强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强调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怎么样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的论述更为丰富,包括发展要抓住机遇的思想,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农业、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产业和教育科技是发展重点的思想,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经济发展后劲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的思想,等等。可以这样说,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的发展理论。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不断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矛盾也以更为突出的形式显示出来。党中央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前进的正确方向。在发展的观念上,明确提出发展的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要在科教兴国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发展的全面性上,明确提出区域经济要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互促进、全面推进,人要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质量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把改革开放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的质量问题;在发展的模式上,明确提出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发展的动力上,明确提出要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下,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发展的目的上,明确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关键是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等等。这些来自于实践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丰富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直接来源。

正是这样的历史实践及在此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提炼并精辟概括出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实质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现实: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又善于总结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革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独特的革命道路,并在总结经验中使自己在思想政治和领导艺术上逐步成熟起来;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一次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最令人瞩目的创新,是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因为这是创新,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研究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实践基础,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重要的实践背景和现实条件。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决定》在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时,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来的。

十六大在提出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的时候,提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始阶段,及早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入地总结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这一重要基础上提出来的。

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这个问题,是对以下重大课题的战略思考。

其一,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经过20年努力,建设一个能够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尤其要看到,经过前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虽然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比如,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时,我们原定的16项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有三项没有达到。一是农民的人均收入,指标是人均1200元,实际达到1066元;二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指标是人均75克,实际达到73克;三是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指标是100%,实际上建成80%。这三项未完成的任务,集中反映出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进入21世纪后,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3年下降,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区域发展中的差距,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其二,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前后只有两个多月,地区也只涉及个别省份,但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旅游业、商业服务业、航空业、运输业、建筑业和部分制造业造成了较大损失。疫情的发生和抗击疫情的艰苦努力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工作,要把对人的关爱放在我们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因此,在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可见,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仅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加深了认识,而且对于“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也深化了认识,我们的理论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粮食生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党中央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和领导发展的能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联系起来,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其实质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党中央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从国际环境看,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而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从国内改革发展形势看,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艰巨。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发展阶段,是不进则退、无序推进则乱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也是总结“十五”经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需要。

在改革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愈益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十五”经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不仅明确地指出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而且,明确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党中央之所以这样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是“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了这样的经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最近两年多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过程,实质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是:(1)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2)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3)坚持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4)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5)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6)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在充分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指出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和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发展不平衡矛盾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较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尤其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人类实践: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建设和改革中,都非常重视世界经验,并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今天我们正在推进的事业,就是在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仅重视自己实践的经验,而且重视世界各国人民实践的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这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在形成和提出的过程中,总结了世界上两方面的经验:

一方面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候,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处理得不好,会引起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出现政局动荡。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因此要格外重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的深刻的变化。早期的发展观反映了工业革命的要求,强调的是物质生产资料的增长,那个时期把经济发展仅仅看作经济增长。到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看到它的弊端和不足。因为光有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1962年美国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对杀虫剂DDT破坏大自然危害生命的行径提出了尖锐批评,从而提出了人类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又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观的一个中心问题提了出来。7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在他的著作《新发展观》中,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轰动了世界。这个报告进一步把经济增长、城市化同人口和资源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全球性的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等文件,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可以看出,人们对发展问题有许多研究,这些研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兴起和现代化的推进,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而逐步加深认识并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非常重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向全党介绍这些发展的新理念,而且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科学发展观所反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也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论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的时候,总是把“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同“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并提。在一个开放的中国,科学理论的创立将日益显示出这种内外经验相辅相成的新特点。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这种特点,进一步体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因此,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