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年俗主题: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2006-0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苗家生 我有话说

记者采访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的时候,已经临近春节,走进他的会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落地窗上端的两盏红灯笼,使我立刻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77岁的乌丙安教授是有国际威望的名人,国际民俗学家协会(FF)的最高资格会员,全球共有78人,乌教授是中国仅有的两人之一。此外,他还身兼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申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不辞辛劳到各地讲学,不久前,他还应邀到北京参加一个关于年俗的高层论坛,作了题为《中国春节传统行事:祭典与庆典的严密组合》的讲演。

“在您关于民俗学的许多著作和学术报告中,对春节的民俗都有论述和介绍。是因为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吗?”谈到春节,乌丙安如数家珍地介绍说:春节是中国汉族和许多兄弟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节日,它不仅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传统,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极为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由于春节在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史中从来都叫做“过年”,而不叫做“过节”,所以今天把它叫做“节日”,并不贴切。因为就其文化内涵而论,远比其他任何节日都更加深厚,其外延则更加意义广远,就其传统行事的程序而论,它也不是一个“节日”的单元时间,而是一个“节期”的系列时段。几千年来,中国就在这一个节期里,举国上下,都充分调动起最热烈的情绪和最美好的情感,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祭典和庆典严密地组合起来,表现一年一度“辞旧岁、迎新年”的年俗主题,表达一个“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良好祝愿。

乌丙安教授一直是把春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的,我们交谈的话题自然谈及继承和发扬年节文化传统。他打开书房的电脑,从中调出这方面的许多论文。令我吃惊的是,他使用电脑是如此娴熟,很难相信眼前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打开一个文件,又兴致勃勃地谈起来:在中国过大年的汉语文化语境中,吉祥词语拜年话儿是最为丰富的。那是因为过年祭典中求吉避凶的祈祷语句朗朗上口,贺年庆典中相互拜年的祝愿话语多多益善的文化结晶。当我们对海外华人华侨过春节以及港、澳、台地区过大年的传统和现状,做出认真的考察后,面对所谓中国内地过年缺乏年味儿的指责,正在于抽掉了过年节期多样化的祭典和庆典活动,使过年本来的历史文化价值消耗殆尽,才出现了年味儿的淡薄。一旦斩断了过年的传统文化根脉,就会永远失去了年味儿。

过去,我们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穷日子的年代,也会品出年味儿,《白毛女》中杨白劳躲债回家还要从集上称回二斤面包饺子,扯上二尺红头绳给闺女喜儿扎辫子,家里的门上还要贴上门神,过个穷年;如今,富起来了,年味儿却反而淡了,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年俗的文化根脉断了,尽管很有钱,也没有年味儿,只剩下钱味儿了!

这几天,乌丙安教授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尽管一会儿还要参加省政府领导慰问老专家的活动,他还是尽量满足记者的采访要求。“再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如何使年味儿变浓,也就是说,如何才能过一个民俗滋味十足的春节?”他发表了精辟见解:现在“年味儿”淡了,是因为很多朴素的民俗内涵被误解了,传统过年方式不用了,或是即使用也变味儿了。比如,人人都知道的“压岁钱”,传统风俗中是老人祝福孩子又长一岁,平平安安,并不在乎给的钱的实际价值。但现在给“压岁钱”少了祝福,讲究的是给大票、给美元、给银行卡,成了孩子的“小金库”,祝福孩子健康成长自然也就变成了显富夸富的味儿!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传统风俗的消亡不可避免,但这要具体分析:有些可能会进入博物馆,有些可能由一部分人传承,但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则可以发扬光大,如春节逛庙会、元宵闹花灯、中秋庆团圆等。传统节日文化也要继承和发展创新。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扬光大,所以各地的春节也越办越热闹。像北京的春节,传统庙会越办越红火,令中外游客大饱眼福;沈阳的皇寺庙会恢复了百年前过年撞钟迎喜接福仪式,吸引了许多老人,年轻人看着也特别新鲜。要想把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办得火爆热烈,有两条基本经验:一是民间办会,政府支持,商家赞助;二是重大年节政府主办,普天同庆。其实,现代节会中国各级政府也正是这样做的,比如办全国旅游节,戏剧节、电影节,政府部门都是大力支持的。如果在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上也采取这样的有效机制,春节的“年味儿”就肯定会越来越足。

乌丙安192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祖籍喀喇沁蒙古族。195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艺专业成为我国首届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教学与研究50多年,是国际著名民俗学家,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