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以人为本”的生命哲学

2006-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静 我有话说

不久前,田建国教授送了我一本他的新著――《大学德育新视野》。作为知名的高教专家和学术官员,田教授始终笔耕不辍,著作颇丰。我拜读田教授的文字久矣,其思想深刻中不乏新锐,文采飞扬处不失厚重,读后

令人大快朵颐。接过这本新书,未及翻看,我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它的分量。“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再造。这种新的人文精神将产生深刻的道德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这段掷地有声的文字赫然印在书的封面,观之如见其人,酣畅至极。

在我看来,田教授的《大学德育新视野》堪称“上天入地”之杰作。上天者,高屋建瓴,以宏大的理论体系为支撑,对大学德育的诸多问题,在理论层面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解构。入地者,立足实际,为高校提供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法,实现理论和操作层面的和谐统一。书中收录的文章,从不同侧度呈现了田教授本人对教育思想的深刻体认和独到见解,其间既有体现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篇》《学习“三个代表”篇》,又有容含多年来精神创造的《大学文化篇》《大学德育篇》《素质教育篇》,以及赴国外实地考察后留下的《它山之石篇》。虽然篇目风格迥异,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凝聚其中。田教授说,书里的很多文章本身就是他的演讲稿。正是如此,在品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有激情不时涌动。那种除却逻辑证实之外的语言表达之美,着实令人沉醉。就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现代大学理念论纲》等题目看似正襟危坐的文章,读下来都大有酣畅淋漓之感。与其他学术著作不同,田教授一反学院派的表达方式,将人们意念中艰涩的教育理论与哲学思考化作清风一缕,娓娓道来,其间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人读后不忍释卷。比如,在谈到“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时,田教授引用了陈毅元帅的一段话,大意是:“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总归不好;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很糟了。”之后,田教授作了如下精辟的概括:“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缺德,是灾难。”在阐述“无私奉献”这个“老话题”的时候,田教授从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墓志铭谈到哈佛大学的校训,从美国的“硅谷现象”延伸到英国的“剑桥奇迹”,目之所及,古今中外的大千世界跃然纸上,信手拈来,俯拾即是,让人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渊博学识,同时又为其字里行间洋溢的人性之美所倾倒。

人们常说,这年头儿,写学术著作的人不少,可难得能写出一本“好看”的学术著作。而田建国教授却做到了,做得自然且精彩。有人评价说,田教授的《大学德育新视野》,是一本亮点频闪的书,是高校德育的智囊团,是高校师生的心灵鸡汤。而当我把这本书捧在手里的时候,我宁可相信,作者是以一颗平常心,在呈现一段心路历程,讲述一个教育理想,构建一种生命哲学。

《大学德育新视野》田建国著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