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欧洲想象里的中国生活

2006-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彭程 我有话说

世事轮回,风水流转。纵观历史的长河,一个国家的形象,常常呈现为一种戏剧性的变化。近代中国经历过积贫积弱而被嘲讽为“东亚病夫”的屈辱,但在此之前长达几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却曾经是西方人的集体想

象力驰骋奔赴的目标,尤其是在十七、十八世纪中,中国更是被当做一个奇妙的、几乎是完美的国度,备受仰望和颂扬。中国是西方人心目中文明的巅峰,中国的文化、哲学和艺术,中国实行的所谓“开明君主制”等,都是各国宫廷和上流社会的时髦话题。这种情结,体现在当时的艺术作品中,不但有数量可观的作品直接以想象中的中国人的生活作为素材,而且中国艺术特有的手法、风格等,也在相当程度上被西方艺术家借鉴、摹仿,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刘海翔先生的《欧洲大地的中国风》(海天出版社出版),就是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心血之作。该书以作为当时欧洲文化首都的法国为中心,考察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具有中国风格的许多件艺术作品,跨度长达两个世纪,旨在探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互动、影响的渠道和方式。这是一个堪称独特的视角。艺术既是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恰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艺术是比经验更高深的一种知识”。对它们的观照和解读,便是对于事物底蕴和本质的勘测和把握。

作为一名留学美国的西方艺术史研究者,作者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事过研究工作,也曾数度赴欧陆探访艺术珍品原作,可以说拥有对这个话题的充分的话语权。为写作此书,作者投入了许多心血,参阅了众多的资料,单说书中的一百多幅图片,便是从散见各处的零星材料中搜集汇聚而成。如此丰富翔实的资料,使得论点的提出和展开,获得一种坚实牢靠的前提。经由本书的叙述,我们可以对产生这种艺术现象的历史背景有一种清晰的把握。作者借助于大量的文献史料记载,诸如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西方传教士的布道之旅,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贸易等等,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探讨了中国哲学带给笛卡尔、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人的启示,中国的科举制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等等。在此背景衬托下,作者进一步引领读者进入了该书的特色独具的世界。欣赏着那么多风格奇异的艺术作品的插图,读着作者的生动传神的介绍和分析,仿佛在品尝一道丰盛的大餐。

书中收录的那些中国风格浓郁的艺术作品,从家具到瓷器,从绘画装饰到宫廷建筑,都确凿无疑地印证了当时中国艺术的强烈魅力和巨大影响力。其中许多画面,描绘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诸多场景,如钓鱼、农耕、婚礼、节庆,瓷器作坊,丝绸生产过程,仕女和儿童,皇室里的宴饮,官员间的酬酢等。同时,欧洲各国的君主也纷纷聘请艺术家们仿制中国瓷器、餐具,建造中国风格的亭台楼阁,如法王路易十四时代宫庭里的“南京瓷塔”,借鉴了中国园林艺术特点的英国园林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当然,由于空间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只鳞片爪,这一点使得不少描绘中国社会生活的作品中,许多场景、细节和真实的情形有所出入,敷上了一层强烈的想象色彩。这一点倒不难理解,但有些却是十分严重的变形失真,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如在法国画家笔下,曾经屡屡出现长相外貌颇似猴子的中国人,成为这一类作品中的一个异数。如何理解这种现象?通常的解释,是其中体现了西方画家的某种文化偏见,是出自“文化帝国主义”的优越感而对所谓落后文明的的蔑视和丑化。但作者的解读却不同。他把这种动机概括为艺术家创作时对于“神秘化”和“童话化”的追求,是为了营建一种奇异有趣的氛围。这涉及到创作者对于一种有着很大差异的文化的好奇心,属于美学范畴,而无关道德的评判。对照当时欧陆对中国文化的大力崇尚,对中国人的道德智慧的称赞,这种解释应该说是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的。类似的只眼独具之处,在该书中时常会读到。

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相互的,虽然本书探讨的主要是中国艺术对于欧洲的影响,但同时也要言不繁地介绍了西方艺术对于中国的浸润渗透。如通过圆明园建筑对法国凡尔赛宫廷建筑的借鉴,清代宫廷绘画作品中的透视、明暗对比等西方绘画元素,我们也看到了西洋艺术进入中国的具体的路径。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当时文化交流的状况,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这种交流的丰厚蕴含。

《欧洲大地的中国风》一书,使一个鲜为人知的话题凸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并获得生动丰满的表现。凭借丰富翔实的资料,完整清晰的结构框架,严谨公允的分析评判,散文般生动的叙述笔调,该书丰富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更使得对它的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