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吴良镛的追求与情怀

2006-0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人物摄影:陈立群 我有话说

再次见到吴老,是在他的办公室。我进去时,年过八旬的吴老正聚精会神地伏案工作。听秘书小朱讲,吴老这两天刚从外边开会回来。我深感不安和内疚,为我的来访打扰、占用了他的宝贵时间。

与吴老促膝交谈

很令人长见识,连我这个建筑学的“门外汉”也深受感染。

“有人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建筑也是,这么多年来,有太多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所以退不下来,也就没有那个福气颐养天年了。”

虽然吴老这样轻描淡写地解释自己“繁忙的晚年”,但我心里明白,“退不下来”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他心中那难以割舍的“建筑情结”。

“61岁的时候,您创办了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73岁的时候,您又创办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按照您后半生的人生轨迹,依此类推,在83岁高龄的今天,您又有什么大手笔要呈现给众人了?”

听了我的问话,吴老笑起来,他打趣地说:“大手笔谈不上,但是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60岁之后才真正摆脱了行政工作的束缚,全身心地开始学术研究”。

吴老所说的努力方向,是指他的“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理论”,也是他毕生的理想和追求――“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而熟识吴老的人都知道,在60岁之前的数十年,他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都用在学科、院系的筹建、创办上,并负责主持日常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提起吴老,大家都知道他是两院院士、著名的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而知道他在绘画方面有深厚造诣的人并不多。在1949年到2002年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吴老共在国内外举办过7次画展,画作题材倾向于人文景致和自然景观,像《圆明园残迹》、《林中景致》、《西子湖畔》等等。“他作画缘于感情驱动,是陶醉、忘我,因而抓紧一切间隙而不知疲劳。”一位友人这样评价吴老。“人生短,艺术长,半个多世纪的沧桑,我们反倒不知从何谈起,从何结束,匆匆,他继续为建筑事业去奔忙……”

在谈到建筑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话题时,吴老的语气坚定有力:“这不仅仅是将什么样的物质环境、城市与建筑、园林作品等交给子孙,而且是将百年来乃至几千年来,从赫赫有名的建筑师到默默无闻的工匠为人类造福的理想、为广大人民改善生活、减轻疾苦的精神流传给后代,将建筑事业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留给他们参考。”

以上一番话语,既是他对生活经历的感悟,也是他学术人生的积淀,更是他作为一名“人民建筑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此,吴老正在用毕生的心血实践着他的信念。

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告别了吴老,我在心底里默默地祝福他。

吴良镛

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0年,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1944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45年,应著名建筑学者梁思成之邀,赴北平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1948年,经梁思成推荐赴美深造,进修于著名建筑师E・沙里宁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1949年获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学位。朝鲜战争爆发后,克服困难返回祖国。1950年底,回到清华大学任教至今,历任系副主任和系主任。

1984年筹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任所长;1995年筹建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任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建设人才和师资队伍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和科研课题,如北京图书馆新馆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等。其中,主持的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试点工程获1992年度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2000年获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