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2006-0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柳路 我有话说

冬闲不再闲

一月的黔北大地,虽然已进寒冬,但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春天景象。过去冬闲,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火炉边烤火取暖,无所事事,少数人甚至以赌博度日。“四在农家”创

建活动开展后,人们在为大棚种植、养殖忙碌,琢磨着来年种些啥,养什么才能赚钱。这里的冬闲不再闲。

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最让遵义市委、市政府领导牵挂的是,如何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起来。他们坚持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培植支柱产业,寻找致富路子。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各地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增加收入快的定单农业项目。生猪、烤烟、茶叶、蔬菜、水果、药材、竹子等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福秋说,富在农家增收入,创建活动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帮助寻找致富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产业。

蔬菜大棚得实惠

在湄潭县湄江镇兰江村,村民万洪国家门前的2个蔬菜大棚格外引人注目。万洪国介绍,自从兰江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来,在县里挂帮单位的扶持下,他建起了这两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可收入3000多元。加上自己做木工活和儿子外出打工等收入,一家三口人均收入上万元。万洪国下一步的计划是改造和美化环境。把自己的家打扮得像花园一样。他自豪地说:“明年你们再来看,我这里保准比城里还漂亮!”

兰江村村干部对农户开展活动的情况如数家珍。张集智说,现在村里已有9户人家共建了16个早熟蔬菜大棚,效益很明显。下一步将通过成立蔬菜协会,规范种植,发展绿色蔬菜,扩大规模,打出“兰江”品牌。

绥阳县狮山村在标准化优质辣椒种植示范区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种植面积,实现了增质增效增收的目标,仅去年,全村就产出优质干椒17万余公斤,创收达160余万元。该村在生产辣椒的基础上又扩大了花椒的种植面积,目前已达4000多亩。花椒大户朱成丙说,他家种了60多棵花椒树,去年赶上了好价格,卖了3000多元钱。目前全村年产花椒已达20余万公斤,仅这一项收入人均就在100元以上。

大大激发了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切合已解决温饱向全面小康迈进的遵义农村实际,引导广大农民走致富增收之路,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把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愿望变为现实,因而受到农民们由衷的欢迎,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董公寺镇建国村潘家坝组60岁的原组长金寿国,在修建通组公路时,把自家的农活放在一边,白天在修路现场挥铲扬锄,晚上到村民家中进行动员,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有一次在搬运石头时,金寿国不小心砸了自己的脚,大伙都劝他回去休息几天,可是第二天他又一瘸一拐地来到筑路现场。村民们都被他的行为感动了。村民周光不但自己和家人主动投身筑路一线,当修路需要占用他家的土地时,他主动将自家的责任地无偿拿出,用于支持修路;村民张国健,主动把自家院坝让出来用于修建公共宣传栏……

60多岁的村民杨道坤说:“‘四在农家’好,过去一有空闲人们就无所事事,而现在大家多是去图书室或者去打球、下棋等。”在杨家寨村民组,许多妇女连声说:“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使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做梦都没有想到:喝水不用抬、煮饭用气烧、走路不湿鞋、汽车开进来。他们兴奋地称赞:“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