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文化守望者的足迹

2006-02-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圻华 我有话说

知道冯骥才有较浓厚的民间意识,是读了他的《神鞭》、《市井人物》,知道冯骥才有较强烈的历史反思意识,是读了他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后来,读到冯先生为著名建筑师阮仪三教授记录保护平遥古城经过的《

护城纪实》一书所作的序,又陆续读到他的《南乡问画记》、《长江:一个可能的文化灾难》等随笔,知道他在创作的同时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传统文化,在访查、记录各种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

近读《思想者独行》,看到了冯先生“对当代中国文化命运的思考”,看到了他探访、记录民间艺术的“文化行为”,算是一偿夙愿。

知行之辩,行思之难,由来已久。冯先生短短一篇自序,可以说是他近年来的思想告白,也是他十余年来坚持文化守望的一个行动宣言。行动在前,宣言告白在后,得“行”“思”之真义者,其冯先生之谓乎?

思想者,有两种理解:有思想的人,在思考的人。借用冯先生书中的说法,前者“有思想”是过去时、完成时,后者“在思考”则是现在时、进行时。一个有思想并仍在思想的人,这是他的自我定位。冯先生回避了思想家的说法,尽管他作为文学“家”实至名归当之无愧。读《思想者独行》,我们看到,他的思考,他的行走,已经超越了文学范畴;为面临全球一体化冲击和经济大潮诱惑的民族文化鼓与呼,他更愿意以一种现在时的“在思考”的身份出现。

冯骥才在思考,《思想者独行》也逼迫着我们进行思考。有问题才有思考,思考又引发新的问题。阅读这本札记,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冯骥才“好问”。翻开书,各种各样的“问”接踵而至,直逼眼球。标题即直接发问的,就有“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什么是现代家居”、“谁消解我们的文化”、“弱势文化怎么办”、“谁在全球化中迷失”、“谁救四堡”、“抢救与普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等。书中一些照片配文,也充满诸如“当代人还会这样制作门窗吗”一类充满痛感的疑问。

冯先生在拷问自己、拷问读者,也在拷问中国文化。

面对城乡建设中罔顾传统建筑艺术特色而追求高大实用洋气的雷同化、粗鄙化倾向,冯先生质问:这些建筑,到底与这城市的历史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地域特色?有没有文化内涵?(《中国城市的再造》、《神州遍地小洋楼》)当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城在“城市改造”大潮中不得不面临彻底铲除的厄运之时,他感叹,城市正在失去个性!他奇怪,一个创造了那么灿烂多姿文化的民族,怎么会对环境文化变得毫无敏感?(《手下留情》)指出近年流行的唐装、中国结原来都是“出口转内销”的文化形式之后,他质问文化界:为什么我们守着那么博大深厚的民族和民间文化却推不出几个更隽永的文化符号,只能把手伸向海外?(《唐装与中国结》)针对国庆节被列入“黄金周”,冯先生诘问:国庆是一个国家非凡历程的纪念日,隆重而又庄严,难道也能推进市场买给商家?(《谁消解我们的文化》)

当然,正如“思想者独行”这题目,也正如冯先生的告白:“我喜欢有足的大脑,喜欢思想直通大地,触动大地”,冯先生的文化思考是和行动联系在一起的。探访、记录、宣传、呼吁,尽一己之力进行保护,他把这些务实行动叫做“文化行为”,把这类文章叫做“文化行为的记录”。如果说在札记前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他充满悲悯的忧思,那么通过后半部分“文化行为”的记录,我们分明看到一个肩负责任的行者,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的毫不掩饰的欣喜和真诚。

为探访、记录、保护各类珍贵的民间艺术,从塞北到江南,从晋东到闽西,冯骥才的足迹遍及神州。南乡访画,武强发掘古版,为天津估衣街奔走呼告3个月,为民间年画老艺人杨洛书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忙碌60天,对于一位从事创作且年届花甲的文学家、文联主席来说,如此耗时耗力,殊非易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胡将谓我何求?某处古代院落得到保护,某种民间艺术得以发掘,冯先生都会毫不掩饰地透出他的欣喜,尽管这院落可能千里迢迢,这艺术可能知者寥寥。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承继与发扬,我本是个悲观主义者。冯先生书中不无感慨地谈到,我们的传统节日似乎只能落到一个“吃”字上,然而,即便是“吃”,在我的老家江南农村的一些传统特色小食正悄悄地从生活中退出:春节的米花糖饽子,清明的菜饼糟饼,端午的发糕油狗,已经少有人去做。嫌麻烦,因为可以取代的好西多得很,小孩子也不怎么爱吃。40岁左右的人,对这些家家相传的节日食品的制作,已经很是生疏,再年轻的,更不必说了。

有青砖地,十来个天井、大水缸,五六米长神凳,合抱梁柱,石雕门楼,百来间房的老屋,已基本无人居住,只能孤寂落寞地在凄风冷雨中破败下去,破败下去,等待最终倒塌的命运;刻有万字符的窗扇、雕有“车马炮士相卒”的板壁,也已有广东来的古董贩子流连光顾……江南农村,这里为数本就不多的历史文化符号、民间艺术同样处于冯先生所痛惜的“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状态,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东西似乎正悄无声息、无可挽回地退出我们的生活,在记忆中变得模糊,由疏远而陌生、由陌生而忘却,直至彻底消失。“不离不弃斯史永继,莫失莫忘此物恒昌”,这是冯骥才为他所规划的天津估衣街明信片所题写的对联。愿所有关注中国文化的人都能看到并看懂它,善待民族传统,珍惜每一处历史印记,保护每一个文化符号。

《思想者独行》

冯骥才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